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他没有用空洞的大道理反驳,而是用最直观的原理,最翔实的数据,最宏大的愿景,将保守派的诘难一一化解。他甚至巧妙地引用了儒家经典,将自己的“格物之学”与“圣人教诲”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对方的攻击失去了立足点。
胡惟庸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无一言可以辩驳。
广场上,鸦雀无声。
“好!说得好!”
一声雷鸣般的喝彩,打破了沉寂。众人骇然望去,只见朱元璋竟已走下丹陛,不知何时来到了场中。他双目放光,一把握住朱雄英的手,虎目中满是激动与骄傲。
“咱的皇孙,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德政与利器同行’!好一个利国利民的大道!”
老皇帝转身,面对满朝文武,声音威严如山:“咱一辈子,打仗、种地,咱知道百姓的苦!咱也知道,国库的钱粮,都是百姓一滴汗一滴汗换来的!今天,英儿和他的格物司,给咱,给大明,找到了一个让百姓省力,让国家富强的法子!谁要是再敢说这是‘奇技淫淫巧’,谁就是跟咱过不去,跟天下万民过不去!”
他走到那台“连环宝塔车”前,亲自伸手转动了那巨大的齿轮。感受着那精密机械传递来的力量,他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在这些齿轮的带动下,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传咱的旨意!”朱元璋的声音回荡在奉天殿前。
“第一,格物司擢升为正三品衙门,由皇太孙朱雄英亲领,总辖天下格物之事!再拨国库银百万两,专用于各项研究!”
“第二,工部即刻成立‘利器司’,协同格物司,在全国推广‘破风犁’与‘连环宝塔车’!各地官府,必须全力配合,但有怠慢者,以抗旨论处!”
“第三,在国子监增设‘格物科’,由格物司博士授课,凡科举中第者,必修此科!咱要让未来的大明官员,既懂圣贤书,也懂格物致知!”
一连三道旨意,如三道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
这不仅是对新技术的全面肯定,更是从制度层面,将“格物”提升到了与“儒学”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变革!
革新派的官员们激动得浑身颤抖,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而以胡惟庸为首的保守派,则面如死灰,他们知道,一个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掌控的新时代,已经由这位皇太孙,亲手开启了。
夕阳西下,余晖将朱雄英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站在那台巨大的水车旁,望着天边绚烂的晚霞,心中却波澜不惊。他知道,朝堂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要将图纸上的神器,真正变成天下阡陌间的现实,要面对的,将是更复杂的人心与利益博弈。
在京城一处隐秘的宅院里,灯火昏暗。
几名富商模样的男子,正对着一个身穿锦袍,面色阴沉的中年人躬身行礼。这中年人,正是京城最大的农具行“老字号刘家”的东家,其背后,与朝中数位高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家,您都听说了?那格物司的玩意儿,要推行天下了!咱们……咱们的犁,以后还卖得动吗?”一名掌柜忧心忡忡地问。
锦袍中年人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推行?他想得美!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岂是几个毛头小子摆弄些铁疙瘩就能取代的?他有朝廷的旨意,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他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派人去接触那些世代做犁的老师傅,告诉他们,新犁一出,他们就得砸了饭碗。再去找那些大地主,跟他们算一笔账,换新犁要花多少钱,会动了谁的奶酪……水,搅浑了才好摸鱼。皇太孙想当圣人,咱们就让他看看,这凡间的泥潭,到底有多深!”
一场围绕着新技术的看不见的战争,已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切,都早已在朱雄英的预料之中。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奉天殿,望向了那广阔而复杂的大明江山。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