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我的好四弟!”朱樉一见朱棣,便张开双臂,给了他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哈哈大笑,“你可真是在东瀛杀出了我大明藩王的威风!父皇的圣旨,我都看了,那夸奖的话,啧啧,连我这个当哥哥的都嫉妒了!”
朱棣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回抱了一下:“二哥过誉了。小弟不过是侥幸,仗着父皇天威,才薄有斩获。”
紧随其后的晋王朱棡,则显得文雅许多。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只是拱了拱手,细细打量着朱棣,微笑道:“四弟,数年未见,你这身上的杀伐之气,可是越发厚重了。看来这东瀛的倭寇,的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三哥说笑了,”朱棣引着二人走向船楼,“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上国天兵一至,便望风披靡。”
三人进入宽敞的船舱,分主宾落座。朱樉一屁股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四弟,快跟哥哥说说,那倭国女子,是否真如传言中那般温顺貌美?你这次回来,可带了些战利品,让哥哥开开眼?”
朱棣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冷意,但面上依旧是温和的笑容:“二哥,军务在身,哪有心思顾及这些。此次东征,斩获皆已录入府库,待回京后,呈报父皇,由朝廷统一处置。”
一句话,便将朱樉的粗俗问题,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挡了回去。
朱棡在一旁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四弟将张玉将军留在福冈,想来是对那片土地有长远打算了?听说你还在当地推行‘剃发易服’,这等于是要将倭人彻底汉化,手段不可谓不烈。就不怕激起民变,让张将军独木难支吗?”
这个问题,就比朱樉高明了许多,直指朱棣的施政方略和长远野心。
朱棣心中暗赞一声“好个三哥”,面上却不动声色:“三哥多虑了。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欲使其归心,必先挫其傲骨,毁其旧俗。待其习我衣冠,诵我诗书,数代之后,便只知有大明,不知有倭国了。至于民变,张玉将军勇谋兼备,手握重兵,足以弹压宵小。况且,本王已分化其民,以顺民治乱民,当无大碍。”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展现了雄才大略,又将一切都归于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忠心。
三兄弟一番对话,机锋暗藏。朱樉的豪放,朱棡的深沉,与朱棣的雄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是兄弟,更是大明最强大的藩王,是彼此潜在的竞争者。
片刻的沉默后,朱樉又大笑起来,打破了这微妙的气氛:“好了好了!不说这些国事了!我们兄弟三人,难得聚在一起!传令下去,今晚三军合宴,不醉不归!等回到南京,领了父皇的赏,我请客,去全南京最好的酒楼!”
朱棣与朱棡相视一笑,齐声应好。
夕阳西下,三支庞大的舰队,调整好阵型,结成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威严的整体,收起部分风帆,缓缓向着长江的入海口驶去。
在那艘伤痕累累的“燕山”号旗舰上,朱棣站在船头,望着前方那片越来越近的、熟悉的土地。海风吹动着他的王袍,他的目光,越过了两位兄弟,越过了眼前的万顷碧波,投向了遥远的、金碧辉煌的京城——南京。
东瀛的战争,只是一个开始。另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的战争,即将在那里等着他。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