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的目的:他想知道完颜宗翰兄妹此行的真实目的。是单纯为了寻找锦瑶公主?还是刺探登州虚实?金国高层对登州的态度究竟如何?这突如其来的接触,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他需要从对方的言行中捕捉蛛丝马迹。
“大皇子殿下谬赞了!” 杨靖摆摆手,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谦逊下的锋芒,“不过是一些零碎家当,养家糊口的辛苦营生罢了。乱世求存,总得找条活路,让跟着杨某的兄弟们能吃饱穿暖,让治下的百姓有条生路。这点微末道行,哪能入大皇子和金国上邦的法眼?” 他巧妙地将“逾矩”的商业行为归结为“乱世求存”,姿态放低,却寸步不让。同时,也在试探对方对登州“自立”倾向的看法。
完颜宗翰的目的: 他迫切需要了解杨靖的政治和军事野心。杨靖是否满足于割据登州?他对宋廷的忠诚度如何?有无逐鹿中原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他对金国的态度——是潜在的盟友,还是必须警惕甚至铲除的敌人?如果能拉拢,代价和方式是什么?他需要评估杨靖的价值和威胁等级,为金国的下一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锦瑶公主的安危固然重要,但国家利益才是核心。
“哈哈,杨将军过谦了!” 完颜宗翰大笑,目光炯炯,“将军这‘活路’,可是让天下多少人都羡慕不已啊!若天下人都能有杨将军这般‘活法’,恐怕连神仙都不想做了!”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亲近,“说来也巧,年关将近。关内宋地的春节风俗,与我上京的‘阿涅能’(金国新年)想必大不相同。杨将军治下如此繁华兴盛,年节定是热闹非凡。既然杨将军盛情相邀,我与舍妹便厚颜叨扰些时日,好好领略一番大宋的春节氛围,也感受感受杨将军这‘活路’下的勃勃生机!” 他顺着杨靖的话接下邀请,却绝口不提真实来意,仿佛真的只是来体验风土人情,将球又踢回给杨靖。
杨靖心中了然,面上笑容更盛:“大皇子殿下果然是风趣豁达之人!登州虽是小地方,但年节习俗也颇有几分看头。殿下与公主肯赏光,是登州的荣幸!杨某定当安排妥当,让二位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他同样打起了太极,你来我往,滴水不漏。既然对方不提,他也不急,正好借机观察。
一时间,雅间内气氛看似融洽,侍者适时奉上香茗。但空气中却弥漫着无形的张力。杨靖端起茶杯,轻轻吹拂着茶沫,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完颜锦瑶,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关切和欲言又止。完颜宗翰则看似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手指却在扶手上无声地敲击着,显示出内心的思虑。
“说起来,”杨靖放下茶盏,状似闲聊,目光却带着探究,“锦瑶公主这些日子在登州,想必也走了不少地方?不知公主对我这小小的登州,印象如何?与上京相比,可有新奇之处?” 他看似询问公主,实则将话题引向登州的治理成果,一方面展示实力,一方面观察公主的反应,试图从侧面了解金国贵族的看法,也借此打破僵局。
完颜锦瑶没想到杨靖会直接问她,微微一怔,随即落落大方地抬起头,迎着杨靖的目光,声音清脆:“杨将军垂询,锦瑶不敢隐瞒。登州与上京,确是大不相同。上京恢弘壮阔,尽显我大金立国气象。而登州……”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眼中流露出真诚的赞叹,“虽无那般磅礴,却处处透着生机与新意。将军分地于流民,兴办新式学堂,改良匠作之法,尤以那火器……哦,是工坊,令人印象深刻。锦瑶见那些新安置的百姓,虽居陋室,面有菜色,然眼中确有光芒,那是……希望之光。将军所言‘活路’,锦瑶今日方见其真意。” 她这番话,既是真实感受,也是在兄长面前为登州、为杨靖加分,言语间巧妙地点出了登州的核心优势(民生、教育、技术尤其是火器)和民心所向。
完颜宗翰听着妹妹的叙述,眼神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更加重视。杨靖的治理能力,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公主殿下过誉了。”杨靖谦逊一笑,心中对这位金国公主的评价也高了几分,她不仅观察细致,表达也极有分寸,“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让百姓有地种,有衣穿,孩子能读书,工匠能钻研,军士能护家,此乃根本。根基稳了,才有余力谈及其他。” 他再次强调登州的务实路线,暗示暂无扩张野心。
“根基稳,方能枝繁叶茂,杨将军深谙此道。”完颜宗翰接过话头,不再兜圈子,目光变得锐利,“将军励精图治,根基渐深。然则,树欲静而风不止。宋廷昏聩,四周强敌环伺,呵呵,”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将军欲保登州这一方净土,只凭‘尽力而为’,恐非长久之计吧?不知将军对天下大势,作何观瞻?对那即将席卷天下的……新风,又有何准备?” 他不再掩饰,直接点明宋廷的无能和外部的威胁(包括暗示金国),将话题引向天下格局和杨靖的未来战略!这是最核心的试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