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天气:晴?地点: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荣·润泽项目部
一早醒来,脚还是肿着。昨晚李志说帮我从办公室拿了云南白药喷了点上去,但今早看还是青紫一片,幸好能走动。
我套了双厚袜子,把鞋带勒紧点,咬着牙下床。今天是周一,项目部每周一早上七点半开一次短会,说是全员,其实现场工人根本来不了,就是我们几个资料员、安全员和各专业技术员上楼听刘工讲话。
刘工今天讲得不多,意思很简单:本周要开始准备二十层主体验收,钢筋、模板、混凝土这三项工序必须在周五前完成闭合,资料必须同步更新到位,不能拖后腿。
“特别是钢筋这一块。”他说着目光扫了我一眼,“我们项目不能再出漏项的情况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我前天日报里的错误,虽然他没指名道姓,但脸上那种轻描淡写的批评,像一根针扎进心里。
李志站在我旁边,悄悄推了下我胳膊。
我点点头,低声说:“今天不出岔。”
会议结束后,李志带我下楼,说今天要带我去一趟现场南区钢筋班的临时材料库,去核对一批钢筋规格的调换清单。原本这是他自己的活,但他说让我跟着熟悉流程,顺便也锻炼一下。
“要是有人不理你、对你不客气,别慌。”他说,“材料队那边不好说话,有时候就是看谁胆子大。”
我们到了南区时,正是八点四十,太阳已经高得刺眼。临时材料库是一个铁皮房,里头堆着乱七八糟的弯曲钢筋和焊接件。我们刚进去,一股潮湿的铁锈味冲得我几乎想吐。
“老齐在不在?”李志喊了一嗓子。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矮胖男人,戴着黄色安全帽,满脸络腮胡,皮肤黑得像煤炭。
“李工,又来查我啊?”他笑着说,但语气不怎么友好。
“哪敢啊。”李志笑了笑,把我推上前,“这是新来的资料员,周磊,以后报表、调配、签字都得找他。”
老齐看了我一眼,“大学生啊?”
我点点头,递过去调换单,“这几根HRB400钢筋型号写的是20,你们调过来的好像是18,我得做个核对。”
老齐没伸手拿单子,只是用下巴点了点角落的一堆钢筋,“你自己去量。”
我愣了下。李志看着我,也没帮我。
我只得走过去,蹲下拿钢尺一点点量。这批钢筋上面积着泥水,有些锈得厉害,我把尺子卡在中间,弯腰看清标记,果然是18。
“我得拍照存档。”我小声说。
“拍呗。”老齐哼了一声。
我拿出手机拍了三张,准备回办公室打印下来附在说明上。但当我转身准备让他签字时,他却说:“我没时间签,你们自己回去找张工盖章吧。”
“张工说让你们这边先确认签字的。”我硬着头皮说。
“我说没时间签你听不懂?你当我闲得坐着专门给你们学生抄材料表啊?”
我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有些尴尬,李志这时候却转身走了出去,只留下一句:“周磊,你自己搞定。”
我愣住了,但也明白他是在“放手让我飞”。
我低头看着那张单子,心里琢磨怎么说能让老齐不反感又能拿到签字。
于是我把调换原因写得更清楚,加了“为确保验收数据一致”这一行字,又从工具箱里拿了个夹子把照片和说明钉好,再次走过去。
“老齐哥,这批钢筋调换记录我已经补全了,盖不盖章不是我管的,但我这一步没你签,我就得重写一遍……你看,要不先给个签字?”
老齐盯着我看了一眼,过了两秒,终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把笔拿来。”
我递过去钢笔,他签了名,甩给我一句:“下次来之前先电话说,别蹲在我这儿浪费我时间。”
“记住了,齐哥。”我笑着说。
走出临时库的时候,阳光照在脸上,有点刺眼。但我心里忽然有点高兴,像是在泥水里摸到一块铁。
李志站在台阶边抽烟,看我走近了,说了句:“干得不错。”
我说:“你不是走了吗?”
“我就在后面晃一圈,怕你真被骂哭了。”
“我不至于。”我笑,“反正现在骂我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就是入门第一关。”他咧嘴笑了笑,“你能让老齐签字,比我强,我第一年写调换记录的时候,他连人都不见我。”
我想了想,忽然觉得,这份工作虽然辛苦、粗糙、没人教,但也不是全无意义。你每天得跟各种人打交道、把所有细节都盯死,没人指望你成功,但你能学到的,比大学讲堂上的多。
晚上,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今天的数据,还特地找刘工审了一遍。他看了看,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淡淡说了句:“起码没犯错。”
这句“没犯错”,是我今天听过最中听的话。
我知道,我还差得远,但我开始觉得,我真能撑下去。
—周磊记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毕业后打工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