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从他的表情看出事情属实,只是不清楚具体缘由,便说:“刘向,如实交代对你更有利,否则难逃皮肉之苦,你知道陛下因此痛失三子,愤怒至极!”
刘向冷笑:“阳平王莫非真敢对我这个亲王用刑?”
贾环冷笑道:“刘向,我可不是好惹的,若你不老实交代,别怪我不客气!”
刘向笑道:“我可以告诉你原因,但我不是怕你,而是不愿无辜背黑锅,让奸人得逞!”
随着刘向的解释,贾环才得知他出城的理由。
原来,刘向担心遭到弘武帝的清算,所以在城外秘密安置了一处外宅,以备万一,还能为自己的血脉留一条后路。
那女子为他诞下了儿女一双,上次出城正是因为儿子生病,才前往探视。
贾环听后默默摇头,心中暗叹,皇室中人果然复杂。
这件事知晓的人绝不会多。
贾环对身旁侍立的郭达说道:“派人去城郊查探康王所言是否属实,切勿惊扰到他们。"
郭达抱拳领命,转身离开康亲王府。
贾环转向刘向说道:“希望你所说句句属实,否则无人能保康亲王府周全。"
刘向沉声回应:“本王无需在这事上撒谎,阳平王稍作调查便知真伪。"
贾环挥了挥手,锦衣校尉随即带走了刘向。
下午郭达回来汇报:“王爷,正如康王所言,那里确实住着一家三口,是一名女子带着两个孩子生活。
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并未惊动他们。"
贾环点点头道:“周边邻里有没有打听过这家人的日常活动及往来情况?”
郭达答道:“已经查明,这家人靠收租维生,与邻居关系融洽,时常行善助人,在当地口碑甚佳,未曾发现与可疑人物有过频繁接触。"
贾环示意郭达退下,独自思索,越觉得这家人不简单,但也不能仅凭表面判断。
太后回到慈宁宫,依然满腔怒火,愤然道:“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生下这孽障!”
宫人们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低眉顺目地站立。
御书房内。
弘武帝得知慈宁宫的消息,冷笑一声:“既不把我当作儿子,那我也无须再顾虑你的感受!”
戴权站在一旁,唯恐再听到什么不该说的话。
这时,一名小太监来到门口,戴权急忙迎出问道:“何事?”
小太监呈上奏折,说道:“这是阳平王贾环的奏折。"
戴权听后不敢怠慢,双手呈上贾环的奏折,说:“陛下,这是阳平郡王贾环的奏折。"
弘武帝接过一看,眉头紧锁,“难道真是刘向所为?”
随即吩咐戴权:“让南燕和南言二人去调查这家人,看看是否真如康王刘向所说。"
戴权恭敬地应允:“奴才遵命!”
校事处接到指令后迅速介入调查。
很快,他们查明这家人经常前往直隶探望所谓“外家”
。
但经校事处核查,这名女子竟是个孤儿,并无外家可言。
因康亲王府被围一事非同小可,必定瞒不过这家人,校事处连夜将其拘捕,并派员赴直隶侦查。
此时,贾环置身事外,于康亲王府静候消息。
随着调查深入,康亲王刘向也坐立不安,多次欲面圣都被贾环一笑化解,无论结果如何,刘向此番难逃罪责。
夜深时分,御书房内。
弘武帝阅完校事处送来的密报,勃然大怒,“走,随朕去康王府会一会刘向!他怎敢痛下 ** ,那可是他的亲侄子啊!”
想到惨死的三子,弘武帝情绪激动。
戴权劝阻道:“陛下,宫门已闭,不如明日再去,以免惊动太多人。"
校事处在直隶的调查发现,所谓的“外家”
竟藏匿山中,私养武装。
这一线索是校事处通过秘密追踪获取的。
弘武帝得知刘向私养武装,便猜到铁网山事件的 ** 。
无论是铁网山的变故还是贾环遇袭,都与刘向脱不了干系,于是急于出宫质问,为何对他下手如此狠辣。
次日清晨,康亲王府。
贾环正在休憩,周扬入内通报:“王爷,陛下驾临!”
贾环大惊,匆忙赶往正堂。
“臣,贾环拜见陛下。"贾环行礼毕。
弘武帝面色阴沉,“免礼,把刘向带来,朕有话问他!”
贾环点头示意,郭达立刻去请刘向。
刘向踏入正堂,见状笑对弘武帝道:“四哥,许久未见,你似乎消瘦了许多!”
弘武帝震怒:“刘向,朕待你不薄,你怎敢对三位侄儿痛下 ** !”
刘向听后仰天狂笑:“四哥,成王败寇,事到如今无需多言。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说我狠毒?哈哈哈……”
他笑得涕泪横流,“天家哪有什么情谊可言?四哥,你当年对二哥何其好,又是如何回报他的?哈哈……你敢说二哥之事与你无关?我多年调查毫无头绪,谁能做到不留一丝痕迹?除了你这位当朝至尊,还能有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