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听后仰天大笑:“这才是我的儿子!”
随着一声炮响,贾环看了看时辰,对刘向说道:“刘向,时间到了,你还有遗言吗?”
刘向冷眼瞪视贾环,未作回应。
贾环笑了笑,便不再多言。
接着两声炮响,刘向一家全部人头落地。
贾环随即返回宫中复命。
慈宁宫。
随着三声炮响,太后和跪在门口痛哭的刘氏在慈宁宫外眺望菜市口,为刘向送行。
“祖母!”
刘伏急忙扶住昏倒的白太后,高声呼喊:“快宣御医!”
他明白,太后是他唯一的倚仗。
若太后也遭遇不测,那他将孤立无援,那些平时结怨的人随时可能无声无息地取他性命。
御医诊治后,太后缓缓苏醒,悲切地哭喊:“我可怜的向儿啊!”
声音悲痛欲绝。
刘伏在一旁一边哭泣一边劝慰:“皇祖母,请节哀保重身体。"
太后哭了一阵后说道:“伏哥儿放心,祖母还不会就这么离去。
只要贾环还活着,我就无法安心离开。
再说,我还得护着你呢。"
刘伏听后哽咽着回应:“皇祖母!”
御书房内,弘武帝得知慈宁宫的消息,对戴权说:“赐刘伏辅国将军的爵位,让他能入宫探望太后。"
戴权恭敬应命:“老奴领旨。"
戴权深知,无论怎样,太后毕竟是弘武帝的母亲。
弘武帝留刘伏在世是为了安抚太后,让她不再忧虑。
但这并不意味着弘武帝不怨恨刘伏,毕竟死了三位皇子。
待太后离世,刘伏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贾环入宫交旨后回宁国府,因事情重大,他一直住在康亲王府,十分想念家中的小儿女。
宁国府里,贾环穿过中路院直达二门,刚到门口,就看见小吉祥和小幺儿守在那里,见到贾环回来,小吉祥立刻扑进他的怀中:“三爷您终于回来了!”
而小幺儿则飞快跑向屋里报信。
后宅正房,贾环刚进院子,便见黛玉、宝钗以及平儿、香菱等丫鬟笑着迎接:“王爷辛苦了!”
贾环大笑:“王妃们也辛苦了。"随后走到宝钗身旁,将珺姐儿抱起,温柔地说:“珺姐儿是不是很想爹爹?”
小珺姐儿尚不懂事,只在贾环怀中扭动,偶尔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五个月大的她愈发健壮,身上散发的奶香令贾环感到无比安宁。
贾环进入内室时,晴雯和香菱已准备妥当前往水房伺候贾环沐浴更衣。
待贾环换上青色长衫出现在正厅,黛玉等人眼前一亮。
他今天的装扮虽不显奢华,却平添了几分文雅之气,令人眼前焕然一新。
贾环察觉众人的目光后,略显尴尬地问:“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莫非晴雯的手艺退步了?”
晴雯闻言白了他一眼,表示不满。
忽然,贾环感到腿部一阵温热,低头发现是珺姐儿尿了他一身。
这一幕令黛玉和宝钗笑得前仰后合,她们之前也被这个小家伙“款待”
过,看到贾环也中招,自然格外开怀。
宝钗笑着接过珺姐儿,并劝贾环重新换套衣服,同时轻拍小家伙的头说道:“坏丫头,把爸爸的衣服弄湿了。"珺姐儿咯咯笑个不停,显然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满意。
贾环无奈只得返回更换衣物。
出来后,他对大家说:“你们先休息,我得去西府向老祖宗请安。"
荣庆堂内,贾环见到贾母后恭敬行礼:“孙儿给老祖宗问安。"
贾母满脸笑意:“免礼吧,我已经说过不用拘泥于这些礼节。
对了,让鸳鸯给我三爷泡一杯君眉茶。"
贾环坐在一旁回应道:“老祖宗,孙儿那边还有更好的茶,不如让鸳鸯去晴雯那里拿一盒来。
不过您得省着喝,这茶数量有限。"
贾母听罢非常高兴,吩咐道:“好,鸳鸯你去三爷府取茶,我也想尝尝是什么样的茶能让环哥儿夸赞。"
鸳鸯遵命来到宁国府,向黛玉行礼后说明来意:“王妃,三爷让我来找晴雯取一盒好茶送给老太太。"
黛玉一听便知是大红袍。
过去贾环与贾母之间有些摩擦,即便她知道是好茶也不敢贸然送上。
但如今两人关系融洽,黛玉怎能不喜?立刻嘱咐晴雯取出一盒大红袍交给鸳鸯。
待鸳鸯从晴雯手中接过大红袍,对黛玉说道:“我该走了,三爷和老太太还在等着呢。"说完,又向宝钗等人示意,随后离开宁国府。
荣庆堂内,鸳鸯泡好了大红袍,茶香弥漫整个房间。
贾母闻到香气,立刻知道这是难得的好茶,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闭眼沉思片刻后说:“好茶,真是好茶啊。
环哥儿,你这茶可是稀罕物,这般佳品可不容易得到。"
贾环笑道:“确实不易得,老太太还是留着自个儿享用吧,千万别便宜了宝玉。"说完,他大笑起来。
贾母也笑了:“我这老太婆就这点爱好,谁都不给,只留给自己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