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得知消息赶到时,刚好听见亲兵队长的话,不禁勃然大怒,斥责道:“你这废物,不务正业,只知道胡闹。
如今竟还插手外头的事情,你是不是仗着谁的势?珺姐儿不是你的亲侄女吗?你居然帮外人,真是气死我了!”
说着避开亲兵递上的水火棍,狠狠地朝宝玉挥下。
宝玉痛呼出声,贾母在一旁看得心疼,却不好直接劝阻贾政。
这次宝玉确实做得太过分,也该受些教训。
况且贾政虽是文弱书生,但比起贾环的亲兵行刑已算温和许多。
贾政打得满头大汗,越想越生气,手劲也越发加重。
趴在凳子上的宝玉哭喊得更加凄厉。
“住手!政儿莫非真要 ** 他不成!”
贾母见打得够多了,也能向贾环有个交代,终于开口制止。
贾政闻言停下动作,说道:“母亲,像这种败类不如直接处置了。
竟敢阻碍锦衣亲军办事,若不严惩,日后必生祸端。"
贾母闻言斥责:“胡说!若按你所说,当年你父亲早就该处置你们了。"说完,过去扶起宝玉问:“宝玉,你还好吗?”
宝玉疼得满头是汗,颤抖着回答:“老祖宗,我没事。"
贾母心疼不已,吩咐鸳鸯:“快找人扶宝玉回后院休息,再请大夫给他看看。"她这么说是因为鸳鸯如今身份特殊,是贾环的庶妃,不便亲自搀扶宝玉。
随后转向亲兵队长道:“老爷亲手打了二十多板,这就够了,至于贾环那边,自有婆子去解释。"
亲兵队长点头应允。
荣庆堂内,正屋中黛玉、宝钗、湘云、宝琴以及迎春姐妹都在场。
她们听闻宝玉的行为后都感到不适,尤其是宝钗一直憋着一口气。
当看到几个小丫头抬着宝玉进来时,大家都没理会他。
宝玉此时疼痛难忍,也没顾及到这些情况。
不一会儿,贾母回到荣庆堂,见黛玉几人面色不佳,便猜到定是因宝玉之事。
她笑着说道:“玉儿,你还不了解宝玉的脾气,他绝非那个意思,你们不要胡思乱想。"
黛玉虽不好对贾母明言,但只能点头称是:“玉儿明白。"心中却不悦。
大夫诊视宝玉后出来说道:“老太太,令孙并无大碍,骨头无损,好好休养几日即可。"贾母闻言欣慰,笑着感谢:“多谢先生。"鸳鸯递过一个红包,随后送大夫出门。
贾母走近宝玉,沉声问:“宝玉,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宝玉答道:“祖母,孙儿知错了,不该顾及外人而忽视亲人。
但祖母,孙儿绝非此意,珺姐儿如此可爱,我也十分喜爱,对她与芮姐儿一视同仁,请祖母相信我。"黛玉等闻言神色稍缓。
宝钗随口道:“我们珺姐儿可担当不起这般厚爱。"此话让宝玉颇为尴尬。
“宝丫头!”
薛姨妈瞪了宝钗一眼,说道:“宝玉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宝钗虽不乐意,但也未再言语。
贾母听后笑道:“还是姨太太说得有道理,宝玉并无恶意。"
锦衣亲军都指挥司。
贾环坐在大堂上,望着堂下站着的冯紫英问道:“冯紫英,你之前去玄真观探望贾敬所为何事?”
冯紫英一愣,随即笑道:“王爷,我家与贾家世代交好,探望贾伯父有何不可?”
贾环冷笑一声:“冯紫英,直言无妨,毒害公主的 ** 出自贾敬之手,而贾敬畏罪自尽,他生前唯一接触的人就是你!”
冯紫英笑道:“王爷,仅凭这些就认定我与此事有关,未免太过牵强。"贾环冷声道:“贾敬从不与外人来往,为何与你接触后便对公主下手,事后又畏罪 ** ?”
冯紫英冷笑道:“这就要靠王爷亲自查证了。"
贾环轻笑一声说:“冯紫英,你不必在我面前装模作样。
此事你脱不了干系,不如老实交代,省得受皮肉之苦,最后还连累家人。"
冯紫英回应道:“阳平王,若要定我的罪,需拿出证据。
仅凭你一言便判我有罪,我神武将军府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贾环拍掌赞道:“好胆识!不过本王必定查明 ** 。
来人,把他押回昭狱,同时叫他贴身的小厮过来问话。"
冯紫英的小厮被带到堂上,跪下叩首道:“小人冯二拜见王爷。"
贾环严肃发问:“冯二,本王问你,你家少爷去玄真观做什么?去之前又见过什么人?务必如实回答,否则休怪本王动用酷刑。"
冯二急忙叩头答道:“王爷明鉴,小人不敢撒谎。
我家少爷去玄真观是为了探望贾敬大人。
去之前只拜访了北静王和贵府的宝玉公子。
以上皆属实,请王爷明察。"
贾环听后眉头紧锁,心想北静王怎会涉及其中?于是继续追问:“冯二,你家少爷去玄真观时带了什么东西吗?”
冯二思索片刻说道:“好像是带着一些吃食,是北静王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