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安排行程,这边家宅田产处置不宜拖延,亦勿求高值。此去当在帝都长居。”林如海沉声应答,“另择快马良信使,速将书信送往京城贾公子处,命其整备住处。”
林福拱手领命。
又叮嘱:“此间仆婢愿同行者可随行进京,不愿北上的便解了卖身契,各赠盘缠,由其自行安排生计便可。”
徐若渊出自簪缨世族,祖上历代官爵承袭,直至其父辈仍保持旧职,到他本人方改走科举之路入仕。足见家世显赫,单看几代主母陪嫁之丰厚,便可窥一斑。更不必提徐氏曾在盐务任上任职,虽为人端正,仅每年地方上的敬奉及额外进项即达数万两之多。这也为后文某人“若得二三百万两飞来横财”之语埋下伏笔,暗示所觊觎正是其岳家遗产。然这仅是庞大资产的一部分。
徐氏只一女,以古制而论,家产半数应交官,余下半数由其女继承,尚要经由长辈层层分配,仍足以修缮一座豪华园苑。由此可知资产之丰,远非荣府单独能比。
贾老太太或许真心疼爱这位外孙女,然身为一府长者,对待本家子嗣与外孙女终有分别。诗谶已有暗示:“玉带林中系,金簪雪中沉”,预示那位聪慧才女结局凄凉,自尽而亡。
第八十七章渡口
晨光熹微,京都码头。北平侯府,“侯爷,小人受家主之托特来禀报,还请将原李家旧居稍事修整,家主约莫半月之后还京,并且请呈上给少爷和 *** 的书函。”下人躬身递上书信。
“岳父将归朝,确实是大事,那位小姐得知想必十分高兴。”北平侯阅信后神态轻松,
随即将一名仆从唤来:“将此信亲手送至荣国府,请那府上主管一同前来。”
“明白,大人。”仆从应声而去。须臾,执事依召而来:“大人唤我有何安排?”
“稍后请带着手下与原李家人员一同前往府第,翻新之事须得讲究细节,用度上不须节省。”
“请侯爷安心,此事一定办得周全。”执事施礼应承。
“好,你且去吧。”侯爷略点头示意。
此时,荣国府中,***房间,“紫鹃妹妹,那边那小人儿太招人爱了,竟然舍不得放手。”侍女轻语笑道。
“是呀,能天天一起相处,也不枉了一段好日子。” *** 手指轻拢衣袖,浅浅一笑。
“姑娘别害羞,等你出嫁时,想怎么热闹都行。”侍女佩兰笑着打趣道。
“你这丫头,胡说什么!我看你是日子过得太清闲,尽想些没边儿的事。”林婵略带羞恼地说。
“小姐,青禾求见。”外头传来侍女雪枝的声音。
“她怎么又来了?前几天才回过一趟,莫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吧?”林婵疑惑地问。
“婵姑娘婵姑娘!”小童青禾蹦跳地冲进屋内,“我给您带了大喜讯!”
“瞎说什么,信口开河我仔细打你。”
“您瞧瞧这个!”他说着把一卷信高高地举起。
林婵见状精神一振:“是江南的来信?”她伸手拿过一翻,“父亲要回京城了!”言语间带着欢欣,眼角却不自觉湿润了。
“这是多大的好消息啊!婵姑娘不必激动,三老爷还有话说,让您不必担忧,说老爷精神不错,很快就团聚了。”
“谁说我哭了?我这不是太激动嘛,和你说不明白。”
“对了,婵姑娘可还有什么交代三老爷要捎话的?”
“哦!我差点忘记了,您老家的房子已经开始收拾,待老爷回来安置妥帖,就能住进去。”
消息一传出,不多久便在整个院里传遍。这喜讯自然也传到长者那里。
“啊,林大人的事?连京城宅院都着手准备了?”主事者眉头略皱,“怎么这般重要之事,也没知会一声,难道是另有什么想法不成?”
一旁的郑夫人默然不语,脸上没什么表情。
“太婆莫要误解,也许是传递消息的下人还在半道上。”在一旁的凤仪赶忙搭腔,“这或许是巧合而已,不必太过在意。”
正说话间,“婵姑娘那边有客人到。”另一名下人通报道。
“看吧,我没说错吧?人说曹操他就到。”凤仪笑着说。
“快请。”贾夫人立即露出笑意。
不一会儿,来人入内恭敬地行礼道:“老太太吉祥。我家老爷已调任京城,近日便将归来,特意命婢子提前拜候老太太安。”
“长途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领赏吧。”
“碧桃,去请大爷和二爷来。”
不一会子,贾家兄长和弟弟便到了,贾慎的神色略显紧张。
“母亲有何示下?”
贾珩正在府中沉思,林如海即将返京的消息已经传来,十有八九会接手户部清查国库之事。这一差事颇为棘手,尤其牵涉荣国公府的债务,若不清不楚,恐难收场。他虽有些担忧,但既无明确消息,也只能暂且搁置。
小婵欢快地跑进房内,向贾珩报了个到,随即就嚷着要找其他丫鬟玩耍,他轻笑着点头,任她蹦跳着离开。林如海归来,那自己与林姑娘的事,也该正式提上日程。贾珩微微出神,想到老太太到时候那副神情,忍不住扬起了嘴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