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说回来,苏城林府那边可能需要大人亲自处理。”一旁有人附带提出。
“林家根基深厚,枝脉复杂,难以贸然行动,臣尚不打算轻率为之。”杨慎神色从容。
“若有安排就好,舟车劳顿你也辛苦了,不如先归家休息,与亲人团聚。等候旨意便是。”帝王温言道。
“臣多谢圣恩,就此告退。”语罢叩首退出。
杨慎出得宫来,发现杨启仍在宫门前守候,略感惊讶:“怎么还在这儿?我不是叫你先回去,日后再议?怎的这般耐心?”
“不过挂念舅舅而已,顺便替你引路罢了。”杨启笑着回应。
“说到底,还不是惦记着什么时候告诉林夫人你与玉儿的事情?”杨慎带着笑意开口。
“舅舅果真洞悉世事。”
“别总是嘴甜讨好。你的事暂时先不提,目前不是好时机。回去等消息即可。我还要去荣国府一趟。”杨慎随即说道。
那人见未获准许,只好起身告辞,说道:“那我便先行离去,家中的妹妹怕是已经盼望多时了。”
“既然已经说完,怎还在此耽搁?还不速去?”另一人含笑催促,于是他只能拱手作别。
国公府门前,才刚停下马车,便有人迎上来道:“叔叔总算到了,老太太和表妹早已等候多时。”
进入正堂后,沈如海恭敬向长者请安:“晚辈沈如海叩见岳母,近来您身体安好?”
老太太见他彬彬有礼,笑容满面地说道:“安好,很好。瑶儿,快出来拜见你爹。”
那边林家女儿早已经眼含热泪,缓步走来行礼:“女儿参见父亲。”
“免礼。”沈如海立即扶起女儿。看着多日不见的女儿容光焕发、气色上佳,心中顿感欣慰。
第八十九章 林瑶将启程离京
“玉儿,还不快出来拜见你叔父!”长辈一声令下。
宝玉随即上前躬身:“侄子贾玉见过叔父。”
沈如海细细瞧过,夸赞一句:“果然仪表出众,颇具门第之风。”
听得此言,老太太笑得更加欢畅:“我最为宝贝此子,因他颇具先人的风范。”话里透露出追忆之情。
“此次入京,朝廷是否已给安排?”老太太关切相问。
“暂时还不知具体安排,尚待朝廷指示,料想应会入财政司。”沈如海回应。闻言长者轻轻点头。
两人略述闲话,随后沈如海便辞别内厅,前往前庭。
贾家长房及次房的两位掌门人亲迎接客,贾丞原本打算要侄儿一齐前来,却被婉拒:“我已经见过宝玉,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至于课业方面,改日再详谈。”
贾丞尽管略感失望,仍只得答应,他本来还想借此机会让这门亲友稍加指导。
长房之主突兀问起:“未知大人此番路上,可有遇见家中小儿?”
“见过,是他一路护送至京。”沈如海笑着回答,“您教子有方,贵公子实在出色。”
贾姓长兄闻得连连大笑,望着贾丞,语调不无得意地说道:“还望大人今后多关照指点!”
“理应如此。”何如海微笑着回应,语气平和。一旁的贾政神情复杂,仿佛吞了什么苦涩的东西,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与对方处境天差地别,无法相比。
酒过几巡,一位客人忽然开口:“二老爷可知道何府之前共欠户部多少银子?”
“这个……先父在时,共计借了八十万两。”贾琏迟疑着回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今早面圣,圣上似有彻查户部亏空之意,便顺便问上一句。”那客人答。
“真若彻查起来,别人都不交,咱们率先缴纳,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贾瑞插话道。
“若真有圣旨,怎会有人胆敢抗旨?贾府若率先办了,虽说难免被亲友责难,但最重要的是得了圣心。权衡利弊,还需慎重。”客人说道。
“当年祖父病重之际,曾将一笔银两藏入库中,并托付于我,等合适的时机归还。”贾琏低声说,“只是……一直未曾定夺。”
“令尊确有先见之明。”那位客人点头称是。
“那你觉得,此事当在何时办妥才好?”贾琏再度询问。
“等户部正式启动核查清账事宜,我会让人通知你。”对方笑道。
他本以为还需多方周旋,没想到事态竟如此顺利。果然,前辈谋算深远。
正说着,有仆役进来禀报:“老爷,酒席已经准备妥当,是否即刻入席?”
客人微微一笑,朝贾瑞点了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神情却颇为朴拙,倒让人忍俊不禁。唯独一旁的贾琏面色阴沉,毕竟身为家中掌事之人,却被排除在大事之外,心中难免不适。
席间三人数番碰杯,气氛颇为融洽。饭后,客人由家仆搀扶着回客房去了。随后,贾琏与贾瑞便一同来到老夫人住所,将事情如实禀报。
“这事断然不能答应,怎么反倒要拿咱们家的钱,替那位官员公事上的窟窿填账?”何夫人率先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