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楚国的局势在经历了几次风波后,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张康深知,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永无止境,每一次看似平息的纷争,都可能是下一场风暴的前奏。
一日,张康正在王府中与谋士们商议加强边境防御之事,忽有宫中太监前来传旨,称陛下急召。张康不敢怠慢,立刻入宫。到了御书房,却见陛下面色凝重,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定北王,你且看看这个。”陛下将密信递给张康。张康接过一看,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原来,这是一封密报,称南方的陈国正在秘密集结军队,似有进犯楚国之意。更令人震惊的是,密报中还提到,楚国朝堂内部似乎有陈国的内应,正在为陈国提供情报。
张康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比北狄与扶桑联军更为严峻的考验。他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我们需先查清朝堂内的内奸,同时加强南方边境的防御。”陛下点头称是,将调查内奸和筹备防务的重任交给了张康。
张康回到王府,立刻召集心腹,制定计划。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派人暗中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些与南方来往密切之人;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领,前往南方边境视察,了解实际情况,部署防御。
在朝堂的监视行动中,张康的人发现礼部侍郎赵大人近期行为异常。他频繁与一名神秘商人会面,而这名商人的行踪诡秘,似乎与陈国有关。张康派人跟踪调查,终于掌握了赵大人通敌的证据——赵大人将楚国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重要情报,通过这名商人传递给了陈国。
张康将证据呈给陛下,陛下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赵大人及其党羽一网打尽。然而,就在赵大人被抓后不久,宫中又发生了一件怪事。陛下突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朝中顿时人心惶惶。
张康敏锐地察觉到,陛下的 illness 并非偶然,极有可能是有人暗中下毒。他一方面安排太医全力诊治陛下,另一方面着手调查下毒之人。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皇后身边的一名宫女形迹可疑。经过一番审讯,宫女终于招认,是皇后指使她在陛下的饮食中下毒。
原来,皇后的家族与陈国素有往来,此次陈国进犯,皇后家族妄图通过扶持新君上位,与陈国里应外合,掌控楚国大权。张康将皇后的阴谋告知众臣,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皇后及其党羽。但陛下念及夫妻之情,只是将皇后打入冷宫,皇后家族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
在处理完宫中的内忧后,张康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方边境。此时,陈国的军队已经逼近,双方在边境展开了激烈的对峙。张康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发现陈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长途跋涉,粮草供应不足,且地形不熟。于是,他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
张康先让一部分楚军佯装败退,将陈国军队引入楚国腹地。当陈国军队进入预设的埋伏圈后,楚军突然发起攻击。张康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从侧翼杀出,截断了陈国军队的退路。经过一场血战,陈国军队大败,仓皇逃窜。
这场胜利让楚国暂时解除了南方的威胁,但张康知道,陈国不会善罢甘休,楚国必须做好长期防御的准备。他回到朝堂,向陛下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国防的建议,包括增加军队数量、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事训练等。陛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负责具体实施。
然而,就在张康全力整顿军队之时,朝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以丞相为首的一派,主张发展各种新奇的战术和装备,如继续改进神鸡战术;而以一些老臣为首的一派,则坚持传统的军事策略,认为丞相的做法是劳民伤财,不切实际。两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张康深知,内耗只会削弱楚国的实力。他决定从中调解,让双方摒弃成见,共同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他组织了一场军事研讨会,让丞相和老臣们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在张康的努力下,丞相和老臣们逐渐认识到,双方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最终,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将一些新奇的想法与传统的军事策略相结合,探索出更适合楚国的发展道路。
就在楚国国内逐渐稳定之际,北方又传来消息,北狄部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势力再次壮大,并且与西方的一些部落结成了联盟,意图再次进犯楚国。张康意识到,楚国即将面临一场更大的危机。
他提前做好准备,在北方边境加强防御工事,储备粮草和武器。同时,他还派人深入北狄部落和其联盟内部,了解他们的情况,寻找分化瓦解他们的机会。
当北狄联军进攻时,张康早已严阵以待。他根据敌军的特点,制定了灵活的作战策略。在战场上,楚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一次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张康派往敌军内部的人也发挥了作用。他们成功地离间了北狄部落与其他联盟部落的关系,使得联盟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大大削弱。最终,北狄联军不得不撤军,楚国再次度过了危机。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张康在楚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谨慎。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他继续辅佐陛下,致力于楚国的发展和强大,在这充满惊涛骇浪的朝堂和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书写着属于他和楚国的传奇篇章。
喜欢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