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月廿三,子时三刻。观星阁顶的璇玑灯突然爆闪三次,这是墨九为史馆设置的机关警报。司南手中的天玑符应声发烫,符身北斗纹与案头《麟德历》残页产生共振,在石墙上投出扭曲的火光倒影。
"史馆方向有青光!" 阿夜的狼首弯刀已出鞘,耳坠上的突厥银饰指向东南方,"和太史局纵火案的征兆一样。"
三人抵达史馆时,正门的铜锁已被高温熔毁,门缝中溢出的不是普通火光,而是太史局案记载的诡异青光。墨九的机关盒蓝光扫过门槛,石砖上的璇玑金粉正在氧化,与老匠人描述的黑市仪器材质完全一致。
"是璇玑金引发的燃烧。" 司南按住试图踹门的阿夜,"这种金属遇空气自燃,铜符残片也有类似特性。" 他取出父亲的玉佩,碎片边缘的灼伤与门框焦痕完美重合,"二十年前的舞弊案,他们用同样的手法销毁证据。"
推开大门的瞬间,热浪裹挟着金箔般的火星扑面而来。中央书案上,《戊寅元历》的樟木函套正在融化,孤本典籍蜷缩成焦黑纸团,却在表面形成诡异的星象纹路 —— 那是璇玑金燃烧特有的冷却轨迹,与 铜符残片的拼接图案完全一致。
"墨九,扫描残留星象!" 司南将天玑符贴近焦纸,符身 "天枢" 二字与焦痕中心重合,"老学士说,孤本记载着贞观十九年冬至的原始数据。"
墨九的机关盒喷出细密的荧光粉,焦纸上浮现出用璇玑金液书写的密文:"冬至日影一丈二尺三寸,刻漏浮箭重三钱..." 字迹在荧光下逐行崩解,正是 司南计算的伪造数据。
阿夜的弯刀突然劈向阴影中的书柜,火星溅处露出半截烧焦的衣袖 —— 有人躲在《晋书?天文志》的书堆后。黑影抛出三把璇玑金刃,刃口泛着与 波斯弯刀相同的幽蓝,却在阿夜的突厥刀法下寸寸崩裂。
"留活口!" 司南喝止正要追击的阿夜,焦尸袖口的北斗纹身与 突厥商队如出一辙,"是阔勒族的守矿人,突厥俘虏的同伙。"
墨九蹲下身,机关盒的探针插入焦尸太阳穴 —— 那里有新鲜的金属烙印,呈天玑星位的三角纹,与朱雀大街死者的朱砂痣完全一致。"祭祀阵在灭口," 司南握紧焦黑的残页,"他们怕孤本揭露二十年前的日影真相。"
史馆的琉璃瓦突然爆裂,三枚火箭破窗而入,箭头涂着【唐本草】记载的波斯蛇毒。阿夜旋身挥刀,刀刃与火箭碰撞的瞬间,司南看清箭杆刻着 突厥祭星台的狼首纹 —— 这是对异族同盟的警告。
"去典籍库!" 司南突然想起 老学士的话,"《戊寅元历》的修订稿副本藏在暗格。" 他踢开燃烧的书案,露出地板上的星象机关 —— 与 太史局密道的陷阱如出一辙,中心凹陷处残留着璇玑金粉。
墨九的机关盒插入机关,地面缓缓升起青铜暗格,却见内里空无一物,唯有一块烧剩的木牌,上面用粟特文刻着 "七符归位之日,玄武重现之时"—— 正是 李淳风传人提及的祭祀咒语。
"副本也被毁了。" 阿夜的刀刃划过暗格内壁,刻痕显示有人用璇玑金液提前涂抹,"他们早有准备, 匿名密信就是诱饵,引我们关注钦天监,实则保护史馆。"
司南忽然注意到焦纸上的星象纹路正在重组,竟与浑天仪密室诡计的日影轨迹一致。他将残页与墨九破解的七族坐标重叠,发现焦痕中心正是突厥卫所的位置 —— 凶手在用燃烧轨迹标记下一个祭祀目标。
"墨九,对比火源位置与长安日晷分布。" 司南取出日晷详图,史馆位于天枢星位的延长线,"他们在按照北斗方位销毁证据,下一个目标是波斯祆祠的星盘记录。"
阿夜突然捡起焦尸手中的残片,上面用鲜血画着缩小的北斗七星,第七颗星芒指向观星阁方向。"是死亡留言," 她的耳坠剧烈发烫,"突厥人用狼血标记祭品位置,突厥俘虏的匕首就藏着这种血契。"
墨九的机关盒突然发出蜂鸣,显示史馆地底有璇玑金矿脉反应。司南掀开地板,露出直通终南山的密道,石壁上刻着与铜符相同的星象密码 —— 这是二十年前舞弊案的秘密通道。
"当年钦天监通过密道运输璇玑金," 司南顺着矿脉走向推算,"第 39 章的七族坐标全在这条矿脉上,史馆是天枢符的信息枢纽。"
阿夜突然按住司南的手,远处传来金吾卫的呼喝:"裴元璟的人来了,他们要借失火之名查封观星阁。" 她望向逐渐熄灭的青光,"新历之争只是幌子,真正目的是切断我们与史馆的联系。"
司南将最后几页残页收入机关盒,焦纸上的 "一丈二尺三寸" 与司南计算的真实数据 "一丈二尺五寸" 形成鲜明对比。他突然顿悟:"二十年前的日影缩短,不仅是为了伪造星象,更是为了让七族的刻漏、日晷、星盘形成共振,现在他们怕我们用残页数据打破平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