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月廿四,观星阁地下密室。司南将史馆火场带回的焦黑残页平铺在璇玑台上,十二盏璇玑灯在穹顶投下的北斗光影恰好覆盖残页焦痕。墨九的机关盒发出蜂鸣,蓝光扫过碳化纸面时,焦脆的边角突然崩落,露出内层用璇玑金液书写的星象密文。
"看这里," 司南用镊子夹起指甲盖大小的残片,金液在荧光下显形为贞观十九年冬至日的刻漏数据,"浮箭重量标注为三钱,但司南计算的真实重量应为五钱。" 他将残片与陈归年案的刻漏零件对比,金属表面的磨损痕迹显示曾被人为加重。
阿夜的狼首弯刀轻点石案上的《麟德历》残页副本,刀刃映出页边李淳风的批注:"璇玑金混入刻漏,导致浮箭下沉速度加快一刻。" 她耳坠上的突厥银饰与残页边缘的狼首纹共振,"突厥俘虏说,他们用这种方法校准祭祀时间。"
墨九突然比出 "光谱分析" 手势,机关盒投射出残页的三维模型。焦纸内层的金液纹路在分解后重组,竟呈现出墨九破解的七族星象坐标 —— 突厥卫所、粟特商馆、波斯祆祠的位置,正对应刻漏数据的异常点。
"每处异族据点的刻漏都被植入璇玑金," 司南在石案上排列残片,形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掌漏官的死亡时间,正是刻漏误差积累到临界点的时刻。" 他取出主官书房搜出的铜符残片,残片边缘的灼伤与残页上的星位标记完全吻合。
阿夜的刀刃划过代表波斯祆祠的残片,金液突然发出青光:"波斯胡商的星盘,应该也被植入了同样的金属。" 她望向墨九,后者正用机关笔在残页上标注波斯数字,"这些符号在计算星盘的纬度修正值,和司南实验的结果偏差一致。"
墨九急促比划,机关盒显示残页上的日影数据被分拆为七段,每段对应一个异族部落。司南恍然大悟:"二十年前的冬至数据被肢解给七族保管,就像墨九破解的加密手稿,每族掌握一个星象参数。"
当残片拼合至天枢星位时,司南的玉佩碎片突然发烫,在焦纸上投出观星阁的立体模型。模型地基处的璇玑金矿脉反应,与史馆密道的矿脉走向完全一致:"天枢符的能量核心就在观星阁地下,这解释了为何太史局纵火会引发青光共振。"
阿夜突然捡起一片人形焦痕,破损的衣袖上绣着粟特族的神鹰纹:"第 38 章的老学士说,七族首领皆参与过舞弊案。" 她的刀刃指向焦尸太阳穴的烙印,"这个天玑纹的烙印,说明死者是粟特族的刻漏官,陈归年的同党。"
墨九比出 "数据篡改" 手势,机关盒模拟出二十年前的刻漏运转:当七族数据全部导入,刻漏误差会被放大七倍,使冬至时刻提前三刻。司南在石案上写下公式:
F = ma
其中 m 是各族璇玑金的传导系数,a为单族刻漏误差。"这个叠加效应,正是第 40 章测算错误的根源。"
残页边缘的粟特文突然浮现出血色咒文,墨九的机关盒快速翻译:"七血归位,北斗倒转。" 司南看着咒文在璇玑灯下逐渐消失,突然想起朱雀大街死者太阳穴的金属烙印 —— 那正是咒文的具象化表现。
"他们在祭品身上烙印,是为了将血脉与星象参数绑定," 司南指向焦尸手腕的北斗纹身,"突厥俘虏的同伙,每个都对应着一个星象误差项。" 他突然发现残页底部的璇玑金粉排列成日晷刻度,与墨九测绘的偏移记录完全一致。
阿夜的耳坠突然剧烈发烫,指向密室深处的浑天仪:"浑天仪预言为何与《戊寅元历》冲突?" 她的刀刃划过浑天仪赤道环,"因为仪体本身被植入了璇玑金,就像老匠人说的黑市日晷。"
墨九比出 "金属检测" 手势,机关盒显示浑天仪的青铜构件中含有 3% 的璇玑金。司南倒吸一口凉气:"钦天监在制造仪器时就埋下隐患,二十年前的星象预言从一开始就是骗局。"
当残页上的波斯数字与【唐本草】的蛇毒成分产生共振时,司南突然顿悟:"波斯占星师提供的毒药,能在死者体内形成璇玑金的传导通道,就像高温灼伤形成的金属烙印。" 他望向阿夜,"神秘刺客为何能精准避开守卫?因为他们用星象误差计算了巡逻时间。"
墨九突然比出 "危险" 手势,机关盒显示长安各坊的日晷正在同步校准 —— 这是祭祀阵启动的前兆。司南将残页收入机关盒,残页上的北斗星芒正好指向波斯祆祠:"下一个目标是波斯族的星盘,他们要在那里完成星象参数的最后拼图。"
阿夜的弯刀已经出鞘,刀刃在璇玑灯下泛着冷光:"我去祆祠,波斯胡商应该知道星盘的下落。"
司南按住她的肩膀,目光落在残页上逐渐消失的咒文:"等等,残页的金液里混着突厥狼血。" 他取出突厥俘虏的匕首,刀刃上的血渍与残页反应,"这是异族同盟的血契标记,说明他们正在整合七族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