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了!陶子一咬牙,拿着U盘和卡片,像揣着希望的火种,飞奔回家。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开笔记本电脑,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将那个冰蓝色的U盘插入了接口。
叮!
电脑瞬间识别。屏幕上自动弹出一个极其简洁、充满科技感的界面,背景是深邃的星空,中央只有一个冰蓝色的按钮:【启动知识灌输】。下方是一行醒目的红色小字:“警告:知识领域随机,碎片化,时效短。是否确认启动?”
陶子看着那个诱人的按钮,心脏怦怦直跳。她忽略了那一丝不安,鼠标重重地点了下去!
嗡——
U盘上的冰蓝色光芒骤然亮起,如同呼吸般明灭。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凉感顺着USB线,瞬间涌入陶子握着鼠标的手腕,然后沿着手臂直冲头顶!
没有痛苦,没有眩晕。只有一种奇异的、仿佛大脑被强行“扩容”的充盈感!无数光怪陆离的信息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入她的意识海!
【……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穆尔西部落成年礼的唇盘文化……】
【……十七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经济崩盘的具体日期与导火索……】
【……深海热液喷口盲虾体内的共生硫细菌代谢途径……】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瘟疫期间君士坦丁堡的死亡人数估算方法……】
【……梵蒂冈秘密档案馆关于中世纪女巫审判的部分解密档案编号规则……】
【……澳大利亚原住民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的特定制作木材及演奏时的泛音原理……】
【……量子退相干理论中多世界诠释(MWI)与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分歧点(仅概念)……】
信息!海量的、毫无关联的、来自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科学人文各个冷门领域的碎片化知识!它们像无数五彩斑斓的玻璃珠,噼里啪啦地砸进陶子的脑海,瞬间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陶子僵在电脑前,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却杂乱无章的接收器,被无数陌生的名词、事件、概念疯狂冲刷着。量子退相干?穆尔西唇盘?迪吉里杜管?这都是些什么鬼?!她想要的AI前沿呢?伦理困境呢?
一股强烈的信息过载的晕眩感和思维迟滞感袭来,让她眼前发花,太阳穴突突直跳。她慌忙拔掉U盘,冰蓝色的光芒瞬间熄灭。但脑海里的信息风暴并未停止,那些碎片还在无序地碰撞、翻滚。
“完了……”陶子瘫坐在椅子上,欲哭无泪。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除了最后那个“量子退相干”稍微擦点边(还是她完全不懂的分支理论),其他跟她的演讲主题八竿子打不着!不仅没用,还占地方!
接下来的两天,陶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她必须拼命压制脑海中那些不断冒出来的冷门知识碎片,才能集中精力修改和背诵自己原来的演讲稿。更要命的是,那些碎片信息异常清晰和顽固,总在她试图回忆演讲稿关键点时跳出来捣乱。
【……唇盘直径与穆尔西女子社会地位的对应关系……】
【……荷兰郁金香“永远的奥古斯都”球茎在崩盘前夜的最高成交价……】
【……盲虾体内硫细菌如何将硫化氢转化为有机质……】
“啊啊啊!走开!”陶子抓狂地捂着脑袋。碎片化知识的诅咒显现无疑——它们孤立存在,没有上下文,除了在特定领域显得“渊博”,在陶子这里,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记忆垃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开始出现混淆和衰减的迹象,更加干扰她的思维。
演讲比赛日。
陶子顶着两个黑眼圈,强打精神登上舞台。聚光灯打在身上,台下评委和观众的目光聚焦而来。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
前半段很顺利,台风稳健,情感饱满,逻辑清晰。评委们频频点头。当讲到“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面临的伦理挑战”这一核心部分时,陶子准备引入一点“量子计算可能带来的算法黑箱加深问题”作为亮点。
然而,就在她准备说出“量子计算”这个词时,脑海中那些被压抑的碎片突然不受控制地爆发了!【多世界诠释(MWI)】、【哥本哈根诠释】、【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这些只知其名、完全不解其意的量子物理概念疯狂涌现,瞬间挤占了她的思维通道!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当人工智能的决策核心运行在量子位(qubit)叠加态之上时,其算法逻辑将面临深刻的……”陶子卡壳了。她原本想说“不可解释性”或“黑箱化”,但脑海中【多世界诠释】和【哥本哈根诠释】在打架!
“……深刻的……嗯……那个……在哥本哈根诠释看来,观测行为本身会导致……呃……”她试图强行关联,结果语无伦次。
评委们皱起了眉头。这跳跃得有点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