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拎着一叠厚厚的检查表。阳光依旧透过玻璃顶棚洒下来,照在那些整齐排列的机器上,也落在他脚下那双磨得有点发白的工作鞋上。
“从今天开始,每周三上午九点,安全检查雷打不动。”他在晨会上宣布的时候,有人低头扒饭,有人偷偷刷手机,还有人小声嘀咕:“不是刚培训完吗?怎么又来?”
刘好仃没搭理这些声音,只是把手中的表格往桌上一放,清脆的“啪”一声,让整个食堂都安静了几秒。
“我知道你们觉得烦。”他说,“但前几天那场演练,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不是要为难谁,是想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上班、下班。”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留下一群还在嚼饭的人面面相觑。
周三早上八点半,检查组已经集合完毕。成员包括安全员李姐、电工老周,还有几个从各车间抽调出来的骨干员工。刘好仃站在队伍前头,手里拿着一张用记号笔写得密密麻麻的检查周期表。
“记住,咱们这次不是走过场。”他扫视一圈,“发现一个问题,就记录一个,整改一个。谁敢糊弄,下一次就让他当被查的那个。”
队伍里响起几声轻笑,气氛稍微轻松了些。
第一站是玻璃切割车间。这是厂里最核心的区域之一,设备密集,操作复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刚进门,刘好仃的目光就被一台正在运转的高速切割机吸引住了。操作台前站着个熟悉的身影——老张,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技工,平时技术过硬,就是有时候嫌麻烦,防护装备不齐全。
果然,走近一看,老张的手上没有戴手套。
“停一下。”刘好仃走过去,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
老张愣了一下,关掉机器,摘下手套擦汗:“这不是赶产量嘛……我这手熟得很,不会出事。”
“你熟?”刘好仃挑眉,“可事故它不熟啊。”
现场一片沉默。
“从现在开始,停工整顿。”刘好仃说,“下午两点,到培训室重新上课。”
老张脸红了,低下头没说话。
检查继续进行。李姐拿着台账本,边走边记录。她翻到首页,看到编号“AH”,心里微微一动。这串数字像是某种暗语,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走到角落的一台老旧切割机旁,她注意到旁边散落着一些碎玻璃渣,在阳光下反射出细碎的光。隐约间,她看见地上贴着一张模糊的标签,上面写着“高压电区,严禁靠近”。
“这个区域应该加装围栏。”她对刘好仃说。
“回头安排后勤组处理。”刘好仃点头,顺手在检查表背面记了一笔。
检查结束后,回到办公室,刘好仃召集检查组开了个小会。
“第一次检查,发现了七项隐患。”他指着墙上的白板,“其中三项属于高风险,必须优先处理。”
“比如老张那件事?”老周问。
“没错。”刘好仃点头,“还有电源线路老化的问题,设备运行噪音异常,还有那个高压电区没设警示带。”
“台账那边我已经录入了。”李姐递上一份打印件,“不过有些人填写的时候不太配合,说是‘多此一举’。”
“形式主义?”刘好仃笑了笑,“那就给他们一点动力。”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隐患发现奖励金:每上报一条有效隐患,奖励50元”。
“下周开始试行。”他说,“谁要是真发现了问题,咱就给钱。不是为了应付谁,是真想让大家把安全当成自己的事。”
会议结束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但踏实归踏实,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有员工私下找到刘好仃,说他们班组长不愿意让填报隐患台账,怕影响绩效考核。
“这不是考核的事。”刘好仃听完后说,“这是保命的事。”
他当场决定亲自去各个班组走一趟,现场演示台账的使用方法。
“其实很简单。”他在休息区摆了个小桌子,拿出一台平板电脑,“你们看,点这里进入系统,输入问题描述,拍照上传,提交完成。全程不到两分钟。”
然后他掏出一张五十块:“谁愿意第一个试试?”
有个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走上前操作了一遍,还真上传成功了。
“恭喜你,五十块钱到手。”刘好仃笑着递过去。
其他人见状,纷纷围上来,现场热闹得像个小集市。
几天下来,台账里的记录越来越多,有些是小问题,比如灭火器压力不足、电线裸露,也有不少大问题,比如通风口堵塞、设备接地不良。
每次看到新记录,刘好仃都会第一时间确认,并安排相关人员处理。
有一次,他路过仓库,发现消防通道被人堆满了纸箱,立刻叫来负责人:“今晚之前,全部搬走。”
对方还想解释:“这批货明天就要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