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程应旄说:“振栗汗解”,单指脉象停止搏动的情况而言。后面所说的两种解除疾病的情况,不一定会有寒战出汗,是针对脉象逐渐出现而言的。
患伤寒,出现腹部胀满、谵语,寸口脉象浮紧,这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称为“纵”,治疗应针刺期门穴。
【注释】伤寒脉象浮紧,是太阳经表寒证。腹部胀满、谵语,是太阴、阳明经里热证。若想从太阳经发汗解表,却有太阴、阳明经的里证;若想从太阴、阳明经攻下里热,又有太阳经的表证,治疗确实两难,所以不用药物而采用针刺之法。不过,在太阴病的论述中,太阳表证未解,太阴腹满疼痛,使用桂枝加大黄汤,也是可以效法的。这里说的“肝乘脾,名曰纵,刺期门”,与上文文意不连贯,似乎有遗漏或错误。
患伤寒,发热,怕冷,口渴严重想要饮水,腹部必定胀满,若自汗出,小便通畅,疾病就将要解除,这是肝木乘肺金的表现,称为“横”,治疗应针刺期门穴。
【注释】伤寒发热,怕冷,无汗,这是表证。口渴严重想要饮水,腹部必定胀满,这是水饮停聚导致的胀满。如果自汗出,表证可自行解除,小便通畅,胀满可自行消除,所以说疾病将要解除。如果不出汗,小便不通,先用小青龙汤解除表证,表证解除后,腹部胀满没有消除,用十枣汤攻下,也可痊愈。这里说的“肝乘肺,名曰横,刺期门”,同样与上文文意不连贯,似乎有遗漏或错误。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在巳时到未时之间。
【注释】凡是疾病解除的时间,必定在其所属经络气血旺盛之时。太阳经为盛阳之经。日中阳气最盛,所以在巳、午、未阳气旺盛的时段疾病解除。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