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过合作社的智能温室,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的光芒;经过新建的国际学校,操场上已经有早到的学生在跑步;经过村里的商业街,各家店铺正在准备开门营业。
二十年前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在白天整齐地收起光伏板。远处山坡上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为整个村子提供清洁能源。
"变化真大。"王轱辘望着窗外,声音里带着感慨,"记得咱们刚建第一个温室时,全村就一台拖拉机。"
李青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七叔公给的种子袋。袋子上绣着青山的轮廓,针脚细密整齐,不知是村里哪位老人的手艺。
班车驶出青山村地界时,李青的手机响了。是梨生的视频电话,画面里他站在牧场的小屋前,身后是广袤的草原。
"妈!你们出发了吗?"梨生的声音充满活力,"Emily已经把客房准备好了,窗外就能看到牧场。"
镜头转动,金发的Emily正在布置餐桌,桌上摆着中式的筷子和西式的刀叉。她对着镜头腼腆地笑了笑,用中文说:"欢迎爸爸妈妈。"
挂断电话后,李青发现王轱辘正在翻看李建国给的资料,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神情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重要文件。
"爸整理的资料很详细。"王轱辘指着一页图表,"连澳洲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都标注了。"
李青凑过去看,发现父亲不仅整理了数据,还手写了许多种植建议,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品。最后一页甚至画了一张青山村与梨生牧场的对比表,详细列出了两地的气候差异和应对措施。
班车驶上高速公路,青山村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李青打开沈雅琴准备的保温盒,里面整齐地码着饺子、卤蛋和切好的水果。食物的香气让车厢里顿时有了家的味道。
"尝尝这个。"王轱辘递过来一个小纸包,"七叔公偷偷塞给我的,说是他老伴生前做的山楂糕。"
暗红色的山楂糕酸甜适中,带着淡淡的中药香。李青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七叔公家会做这种传统点心,每次去他家玩,老太太都会塞给她一块。
车子行驶平稳,窗外的景色从田园逐渐变成城市景观。李青打开手机,合作社的工作群里已经热闹起来。梨叶发了几张智能温室监控截图,显示一切运行正常;菌生汇报了设备运输的最新进展;还有各个部门的晨会记录。
"孩子们做得不错。"王轱辘瞥了眼屏幕,"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李青翻看着群里的消息,突然看到沈雅琴发的一条:"我和你爸去温室了,路上平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她鼻子一酸。
机场的轮廓出现在远处,现代化的航站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班车驶入出发层时,李青深吸一口气,把七叔公给的种子袋小心地放进贴身口袋。
"到了给村里报个平安。"下车时,王轱辘对司机说,"告诉他们我们顺利登机了。"
行李搬运工推着他们的箱子走在前面,李青回头看了眼来时的路。三百公里外,青山村的人们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智能温室里的幼苗正在生长,自动化设备按照程序运转着。而她和王轱辘,即将飞越赤道,去看望在地球另一端扎根的孩子。
值机柜台前,王轱辘递上两人的护照。柜台小姐看了看目的地,微笑着说:"去墨尔本啊,现在是那边的好季节。"
李青点点头,接过登机牌。薄薄的卡片上印着他们的名字和航班信息,这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过安检时,李青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合作社的群视频,画面分割成好几块,显示着不同的场景:梨叶在实验室,菌生在仓库,沈雅琴和李建国在温室,七叔公在村委会门口。
"一路顺风!"画面里的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声音重叠在一起,分不清是谁在说话。
李青举起手机,让王轱辘也入镜:"我们到机场了,马上登机。"
"记得多拍照片!"梨叶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特别是婚礼现场的!"
七叔公的嗓门最大:"告诉梨生那小子,当爹了要稳重些!"
笑声中,视频挂断了。李青把手机放回包里,摸到了那个装着槐树种子的布袋。她突然明白,无论飞得多远,那根连接着她和青山村的线,永远不会断。
登机广播响起,王轱辘拎起随身行李,左腿迈出的步子稳健有力。"走吧,"他说,"去看看咱们的澳洲孙子。"
李青跟上他的步伐,两人并肩走向登机口。窗外,一架银白色的客机正在等待他们,它将载着这对青山村的夫妻,飞向南半球的蓝天。
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轱辘杆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