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的水面在晨曦中泛着微微的金光,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已经消失不见。八百铜像守卫依然矗立在江岸,他们眉心的莲子闪烁着微弱的青光,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林墨站在江边,感受着体内那股新获得的力量——《六壬神煞图》融入眉心后,他的视野变得异常清晰,甚至能看见空气中飘荡的古老能量。
老教授坐在一块青石上,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仅剩的三枚卦象。他的动作很慢,仿佛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千年的记忆。王刚站在他身旁,手中的断枪时不时发出轻微的震颤,枪尖始终指向江心某个特定的位置。
"时辰到了。"老教授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原本晴朗的晨空突然浮现出青铜色的云层。这些云朵缓缓旋转,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一道耀眼的青光直射而下,在江面上投射出一行古老的篆体文字:「三十六洞天准入规则开启」。
林墨眯起眼睛,那些文字每个笔画都流淌着青铜汁液,滴落在江面上立刻凝固成铜板大小的碎片。随着波浪的起伏,这些铜板被推上岸边,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弯腰拾起一块,冰冷的触感让他指尖微微发麻。铜板上的文字在他掌心融化,化作一缕青烟钻入他的皮肤:"献祭文明火种者,可获洞天领地"。
老教授见状,急忙取出龟甲,轻轻刮擦着铜板表面。令人惊奇的是,刮下的铜屑竟然自动排列起来,在石板上形成了一幅熟悉的星象图案。"这是《六壬神煞图》的标记!"老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而且指向的是原图缺失的那部分!"
就在这时,王刚的断枪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枪尖直指江心某处。水面开始无风自动,泛起一圈圈异常的波纹。江水中央,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形成,水流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要出来了。"林墨低声说道,右翼的光羽不自觉地展开。他的目光穿透浑浊的江水,隐约看见一个庞大的黑影正在上浮。随着一声巨响,一艘腐朽的宋代商船破水而出,激起数米高的浪花。船身缠绕着青铜色的根须,那些根须如同活物般蠕动,将沉船稳稳地固定在江面上。
甲板上散落的瓷器在晨光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最引人注目的是主舱门处那个半掩的檀木匣子。匣子的缝隙中漏出点点星光,这些光芒的闪烁频率与铜板上的文字完全一致。林墨能感觉到,匣中之物正在与他眉心的星图产生共鸣。
薪火团的孩子们不知何时已经聚集在岸边,最小的那个兴奋地指着沉船大喊:"看!大船!"领队女孩却突然拉住他,烧焦的辫梢无风自动:"别过去,水里还有别人。"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警觉起来。
果然,对岸的芦苇丛中,十余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他们穿着特制的潜水服,胸前隐约可见"搬山"二字。这些人在水下的动作异常敏捷,如同游鱼般迅速向沉船逼近。
铜像守卫们似乎感应到了威胁,整齐划一地转身面向江心。他们眉心的莲子同时射出青光,在水面上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第一个触碰光网的搬山道人发出凄厉的惨叫,浮出水面。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潜水服下竟然钻出蜈蚣状的黑气,在阳光下扭曲消散。
老教授迅速掐动指诀,三枚残卦从他手中飞旋而出,在沉船上空形成一个三角屏障。卦象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发出尖锐的嗡鸣声。林墨注意到,老教授的脸色随着卦象的旋转变得越来越苍白。
"师兄的标记..."老教授喃喃自语,目光死死盯着沉船下方。林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右翼的光羽突然全部竖起。他看见领队女孩掌心水泡里的两个孩童同时指向江底——那里有一团更大的阴影正在快速上浮。
王刚的断枪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化作一柄青铜标枪,呼啸着扎向那团阴影。水面炸开巨大的浪花,在飞溅的水珠中,第二艘沉船的轮廓逐渐清晰。这艘船比第一艘更加破败,船体覆盖着诡异的菌斑,那些菌丝在水中飘荡,如同活物般蠕动。
船头站着一个穿蓑衣的枯瘦身影,斗笠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当王刚的标枪逼近时,那人只是轻轻抬手,标枪就在空中碎成粉末。他缓缓摘下斗笠,露出一张与老教授有七分相似的脸,只是更加消瘦,眼窝深陷,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
"师...兄?"老教授的声音颤抖得厉害,手中的卦象差点掉落。枯瘦人影咧嘴一笑,露出漆黑的牙齿,他手中抛出的不是卦象,而是一串正在倒计时的铜钱炸弹。铜钱上的数字飞速变化,发出令人心悸的"滴答"声。
"趴下!"林墨大喝一声,左臂的尸斑瞬间暴涨,在众人面前结成一道厚重的盾墙。爆炸的冲击波震得江水倒卷,岸边的石块纷纷碎裂。第一艘沉船的檀木匣被气浪掀飞,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搬山道人中的高手趁机突破光网,鱼跃而起想要抢夺木匣。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及匣面的瞬间,匣中爆发出刺目的星光,将他的整条手臂照得透明——骨骼上刻满了与《六壬神煞图》完全相反的符文,那些符文正渗出黑色的液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