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前夜,龙天策将一本亲手批注的《渤海新政辑要》送给她。书页上,密密麻麻写着他对农桑、水利、海防、商贸的见解,甚至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了“倭奴国多山,此法可改良用之”。
“公主,” 龙天策看着她,“这本书,或许比金银更有用。回去后,若是遇到难处,可遣人来大唐,无论是长安,还是渤海,我们都乐意相助。”
藤原纪香捧着书,指尖抚过那些苍老却有力的字迹,眼眶微微泛红:“殿下的教诲,小女永世不忘。回去后,小女定当竭尽所能,在倭奴国推行新政,让百姓过上如渤海一般的好日子。”
她从行囊里,取出一支倭奴国的“松烟墨”,双手奉上:“这是小女家乡的特产,愿殿下福寿安康。待小女在倭奴国初见成效,定会再来拜访。”
“好。” 龙天策接过墨锭,“我在渤海,等着你的好消息。”
离别的码头,春风依旧。藤原纪香的船队,缓缓驶离渤海湾,向着东瀛的方向而去。船头上,她捧着那本《渤海新政辑要》,久久伫立,回望那片让她心生向往的土地,和那位让她敬佩一生的老人。
观海台上,龙天策望着远去的船影,对身边的玉倾城道:“你说,这东瀛公主,能成大事吗?”
“能。” 玉倾城肯定地说,“她眼里的光,和你年轻时一样,既有对理想的执着,也有对百姓的牵挂。”
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涩,也带着跨越重洋的期许。
藤原纪香不知道,她的渤海之行,不仅为倭奴国带回了治国的方略,更在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而对于龙天策来说,这场与异国公主的会面,也为他晚年的“新篇章”,添上了一抹跨越海疆的亮色——原来,他一生践行的“百姓共天下”,不仅能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更能跨越万里波涛,在异国他乡,激起新的回响。
长宁八年的春天,在渤海的涛声里,悄然落幕。但属于大唐与倭奴国的文化交融,属于藤原纪香的改革之路,属于龙天策传奇的延续,都已在这春风里,埋下了新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更绚烂的篇章。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