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兄玉子徽,长宁八年秋,于长安刑部尚书府。”
读信余韵:笑语声中续新篇
读完信,龙天策和玉倾城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
“这封信,怕是长安城的官员们,都快传遍了。” 玉倾城将信纸折好,“我哥这文笔,不去当御史可惜了。”
“他就是故意的。” 龙天策无奈摇头,“明着调侃我,实则是告诉长安官场——我龙天策虽在渤海,却依旧‘硬朗’,连东瀛公主都能纳入府中,你们谁也别想动歪心思。”
玉倾城点头:“哥在刑部多年,最懂这些弯弯绕绕。他这封信,既是玩笑,也是一种姿态。”
正说着,罗嘉儿、宋雨菲、宋紫绮和藤原纪香闻讯赶来。
“听说玉尚书寄了信来?是不是调侃殿下的?” 罗嘉儿最是性急,一把抢过信纸就读。
“一树梨花压海棠?哈哈哈,这比喻太妙了!” 罗嘉儿笑得直不起腰,“殿下,您这‘老梨花’,可得好好呵护我们这些‘海棠’啊!”
宋雨菲读完信,温声道:“玉尚书真是风趣,字里行间,却都是对殿下和姐姐的关心。”
宋紫绮则指着“固本培元膏”那段,笑得狡黠:“看来长安的大人都知道,咱们殿下‘精力过人’了!”
藤原纪香虽不完全懂“梨花海棠”的典故,却也听出了信中的调侃,脸颊微红,轻声道:“玉尚书提及和果子,我那里正好有一些,明日我亲自挑选,送些去长安吧。”
看着妻妾们笑闹的样子,龙天策的心情也轻松起来。他知道,玉子徽的调侃,并非恶意,而是一种老熟人、老亲戚间的亲昵。这封信,像一颗石子,投入秦王府平静的湖面,激起一阵欢乐的涟漪。
“好了好了,别笑了。” 龙天策摆摆手,“玉子徽送的‘固本培元膏’,谁想要谁拿去!”
“我们可不要,还是殿下自己留着吧!” 众妻妾异口同声地说,引得又是一阵哄笑。
渤海的秋风,从窗棂吹入,带着淡淡的桂花香。书房里的笑语声,穿过庭院,回荡在秦王府的上空。
玉子徽的千字调侃信,成了秦王府“新篇章”中的一段小插曲。它没有破坏府中的和睦,反而让这份因政治联姻而略显微妙的关系,多了几分烟火气与幽默感。
龙天策望着眼前笑闹的妻妾们,忽然觉得,这“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调侃,虽有些刺耳,却也道出了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无奈,有责任,更有这份跨越年龄、跨越国界的温情与热闹。
而这,或许就是“续写新篇章”的真谛——无论外界如何调侃,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只要身边的人安好,心中的暖意不减,便是最好的时光。
长安的玉子徽,或许此刻正与同僚们举杯,笑着谈论渤海的“奇事”;而渤海的秦王府,正在这封调侃信引发的笑语中,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新篇章。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