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的硝烟尚未散尽,唐军的旌旗已指向东北方的鸭绿江。攻克安市,意味着高句丽的腹地门户洞开,渡过鸭绿江,便是高句丽的核心地带。然而,这条奔腾咆哮的大河,却成了龙天策大军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江防天险:唐军屡渡屡败
鸭绿江的秋,水流湍急,浊浪滔天。连日的暴雨,让水位暴涨,江面宽达数里,风急浪高,连经验最丰富的船夫,也对这样的江面望而生畏。
龙天策站在西岸,望着对岸影影绰绰的高句丽军防线,眉头紧锁。连续三日,他组织了数次强渡,却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日,五千精兵乘坐百艘战船,刚行至江心,便被巨浪打翻了三十余艘,剩下的船只也被水流冲得七零八落,刚靠近东岸,就遭到高句丽军的火箭和投石机猛烈攻击,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
第二日,唐军改用“夜渡”,想趁夜色掩护偷渡。不料,高句丽军早有防备,在岸边布置了无数火把,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同时派出快船巡逻,唐军刚出岸不远,就被发现,一场混战下来,又是折损过半。
第三日,龙天策亲自擂鼓助威,唐军士气大振,拼死向前。眼看先锋部队即将登上东岸,对岸的高句丽军却突然推出数十艘装满柴草的火船,顺流而下,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唐军的船队被烧得焦头烂额,登陆再次失败。
“哈哈哈!大唐的孬种!” 对岸传来高句丽士兵嚣张的嘲讽声,“有本事过来啊!过不来吧?这鸭绿江,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老东西龙天策!都快八十了,还想学年轻人打仗?回家抱孙子去吧!”
“我们大王说了,你们要是退军,献上金银珠宝,我们还能放你们一条生路!”
污言秽语,顺着风飘到西岸,唐军将士听得怒火中烧,纷纷请战,恨不得立刻渡江,将那些嚣张的高句丽士兵碎尸万段。
“岂有此理!” 张勇气得双目赤红,猛地拔出长刀,“末将愿带敢死队,就是游泳,也要游过去!”
龙天策按住他的刀,目光依旧盯着对岸,声音沉稳:“冷静。敌人越是挑衅,我们越要沉住气。硬拼,正中他们下怀。” 他知道,高句丽军在西岸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此刻的嚣张,不过是依仗天险的虚张声势。
龙问天看着祖父凝重的侧脸,轻声道:“祖父,要不……等柳将军的水师?”
龙天策微微点头:“柳文磐的水师,是我们的后手。只是……不知他那边,进展如何了。”
海路奇袭:柳文磐直捣百济
就在龙天策大军在鸭绿江畔与高句丽军僵持之际,千里之外的黄海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借着夜色和海雾的掩护,悄然向百济国的都城泗沘城挺进。
率领这支舰队的,正是大唐沧海道行军总管柳文磐。
柳文磐是将门之后,自幼在海边长大,水性极佳,对海战更是了如指掌。接到龙天策的命令后,他便率三万水师,从登州出发,一路避开高句丽和百济的巡逻船只,沿着海岸线,向百济国的腹地迂回。
百济国与高句丽结盟,出兵协助高句丽攻打辽东,国内兵力空虚,且自恃有大海作为屏障,对海防疏于防范。百济王扶余璋,更是个狂妄自大之辈,听闻高句丽在鸭绿江挡住了唐军,正日日在宫中饮酒作乐,嘲笑龙天策“老迈无能”。
“报——大王,海面上发现大批战船!挂着大唐的旗号!” 泗沘城的海防士兵,终于发现了柳文磐的舰队,连滚带爬地冲进王宫。
“什么?!” 扶余璋正搂着美人喝酒,闻言一口酒喷了出来,“大唐水师?他们怎么敢来?高句丽的人呢?不是说唐军被堵在鸭绿江了吗?”
“不知道啊大王!战船太多了,黑压压一片,已经快到港口了!”
扶余璋这才慌了神,连滚带爬地冲出宫殿,登上城头。只见海面上,大唐的战船如黑云压境,乘风破浪而来,船头的“柳”字大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快!放箭!放投石机!” 扶余璋嘶吼着下令。
然而,百济国的海防本就薄弱,士兵疏于训练,面对如狼似虎的大唐水师,根本不堪一击。
柳文磐站在旗舰“镇海号”的船头,拔出腰间的佩剑:“登岸!活捉扶余璋!”
唐军将士早已憋足了劲,纷纷跳下战船,乘坐冲锋舟,向着泗沘城的港口猛冲。他们的登陆异常顺利,百济军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很快就被击溃。
唐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百济王宫。
扶余璋见大势已去,想带着金银细软和美人逃跑,却被唐军堵在了王宫的后门。这位平日里嚣张跋扈的百济王,此刻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被唐军士兵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来。
“你们不能抓我!我是百济王!我与高句丽结盟,你们敢动我,高建武不会放过你们的!” 扶余璋色厉内荏地嘶吼着。
柳文磐走到他面前,冷笑一声:“高建武自身难保,还能保你?押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