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边最大的“功劳”,就是同院、同批下放、且“罪行”更严重的易中海!
刘海中开始处心积虑地接近易中海。在共同的苦难和咒骂何雨昂、咒骂周正国的过程中,他刻意引导话题,套取易中海过去的事情。
易中海在长期的压抑和怨恨中,精神早已濒临崩溃,加上对刘海中的“同病相怜”和轻视,在对方有意的恭维和诱导下,渐渐放松了警惕。
一次在农场简陋的窝棚里,借着劣质烧刀子的酒劲,易中海在刘海中的刻意引导下,为了证明自己“根正苗红”、“早就看那些人不顺眼”,竟然吐露了一件隐藏多年的惊天秘密!
“哼!他何雨昂算什么东西?装得人五人六!老子当年…嗝…” 易中海醉眼朦胧,脸上带着扭曲的得意和怨毒,“在厂里那会儿…更早,建国前…老子可是给…给皇军…不,给宪兵队立过功的!有个红党(老陈)……在南锣鼓巷附近转悠,被老子…老子一个举报,可惜让他跑了哈哈…老子这叫…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何雨昂他爹何大清…当年还想护着那帮穷棒子…呸!活该他儿子现在…”
易中海醉醺醺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刘海中耳边炸响!他强压住内心的狂喜和震惊,不动声色地继续套话,将时间、地点、被举报人的姓名、宪兵队接头人的大致样貌等关键信息都牢牢记住。
第二天,易中海酒醒后,隐约记得自己说了些不该说的,心中惊疑不定,旁敲侧击地问刘海中。刘海中装傻充愣,一脸茫然,反而让易中海疑心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或者只是做了个噩梦。
刘海中却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刻以“有重大历史反革命罪行线索要揭发”为由,通过各种渠道,将一份详尽的举报材料秘密递了上去!这份材料,如同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
在那个年代,“汉奸”、“特务”、“出卖革命同志”是足以杀头的重罪!
接到举报的部门高度重视,立刻派出精干的外调人员,根据刘海中提供的线索,奔赴易中海家附近几条街道,查阅尘封的敌伪档案部分被毁,但仍有蛛丝马迹留存,走访可能健在的知情人。
虽然时过境迁,证据链无法做到绝对完美,但刘海中的举报与部分档案碎片、模糊的证人回忆高度吻合,形成了足以定罪的“铁证”!
雷霆行动迅速展开。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直接从劳改农场将还在做着“熬几年回去”美梦的易中海逮捕,押解回京。等待他的,不再是农场的劳动,而是冰冷的审讯室和最终的审判!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四合院和整个后海胡同。
“听说了吗?易中海被抓回来了!”
“抓回来?不是下放了吗?又犯事了?”
“何止犯事!是历史反革命!汉奸!听说建国前就向鬼子宪兵队举报过红党!害死过人!”
“我的老天爷!真的假的?易中海平时看着蔫了吧唧的,心这么黑?”
“千真万确!是刘海中在农场揭发的!材料都查实了!”
“该!活该!这种卖国求荣的狗汉奸,早就该枪毙!”
议论声中充满了震惊、鄙夷和一种大快人心的情绪。赵婶等人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只是传谣,没干过这种杀头的事。
很快,一场针对易中海的“公开宣判大会”在附近一个广场举行。易中海被五花大绑,脖子上挂着沉重的、写着“历史反革命分子”、“汉奸卖国贼”的大木牌,被粗暴地推搡着押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他头发凌乱,面容枯槁,眼神涣散,早已没了往日在四合院里那副“老师傅”的派头,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台下群情激愤,“打倒汉奸易中海!”、“血债血偿!”的口号声震耳欲聋。唾沫、烂菜叶、小石块雨点般砸向他。他如同一条濒死的癞皮狗,在人民的怒火中瑟瑟发抖。
宣判词冰冷而无情,历数其“出卖革命同志,投靠日伪,罪大恶极”的罪行,最后是那句令人心悸的判决:“…罪证确凿,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几天后,一声清脆的枪响,在郊外某个荒僻的刑场响起。易中海,这个因嫉妒和怨恨点燃了针对何雨昂的毒火,最终却烧死了自己的四合院“老狐狸”,结束了他充满算计与罪恶的一生。他的尸体被草草掩埋,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
而他的老伴,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老太太,在得知易中海被枪决的消息后,彻底崩溃了。
她本就因为易中海的“历史问题”受到牵连,如今更是背上了“反革命家属”的沉重枷锁。街道革委会勒令她立刻搬离四合院,回到原籍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监督改造。
老太太哭天抢地,苦苦哀求,但无济于事。最终,在一个凄冷的清晨,她收拾了一个小小的包袱,一步三回头,哭哭啼啼地离开了这座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四合院,背影佝偻而凄凉,消失在后海胡同的尽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