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妹,苦了你了……”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紧接着,端王爷也跨步上前,拱手见礼,与长公主低声寒暄了几句,话语间满是旧日情谊与关切。
待宗室长辈见过,诸皇子公主们按序上前,恭敬地向这位功勋卓着的皇姑母行礼问安。长公主含笑一一颔首,随即,她微微侧身,朝后方的车驾方向招了招手。
众人的目光随之望去。
只见一个身着东陵皇族华美服饰的少女,步履轻盈地走上前来。她乌木般亮丽的长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衬得一张小脸莹白如玉。眉眼灵动,顾盼生辉,举止间带着异域的大方与皇室特有的矜贵。她行至皇帝面前,依照东陵皇族的礼节,双手优雅地交叠于胸前,躬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辛夷昭阳,拜见陛下。”
当年辛夷昭阳降生,长公主便将喜讯传回西魏。皇帝感念皇妹和亲之功,又因这是皇妹的长女,特下旨册封其为浏阳郡主。如今,是辛夷昭阳人生中第一次踏上母亲故国的土地。
皇帝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亭亭玉立的少女,见她眉宇间依稀有着长公主年轻时的神韵,那份灵动与无畏更是如出一辙,眼中不禁流露出真切的喜爱。他亲自伸手,将辛夷昭阳扶起,语气温和慈爱:
“朕身为昭阳的舅父,山水远隔,竟是第一次相见,实在有愧。”
他顿了顿,看着少女清澈无惧、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故意带了几分逗弄的笑意问道:“昭阳远道而来,舅父甚喜。如此,昭阳可想向舅父讨个见面礼?”
辛夷昭阳闻言,双眸一亮,竟真的毫不扭捏,落落大方地朝着皇帝伸出了白皙的手掌,脸上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
“昭阳!不可放肆!”长公主见状,眉头微蹙,立刻出声轻斥。
皇帝却愉悦地朗声大笑起来,对着长公主连连摆手,眼中满是包容与宠溺:“无妨,无妨!皇妹不必拘着她。朕瞧着昭阳这般天真烂漫,率真可爱,心里欢喜得很!”
他转向辛夷昭阳,语气带着长辈的慈祥与帝王的承诺:“来,随朕入殿吧。给你的见面礼,朕早已备下多时了。”
烛台将大殿映得通明,众人鱼贯入殿,按序落座。此番家宴,后妃中唯有诞育睿王的郦妃与晋王之母淳妃得以列席。
“昭阳此番进京,朕定要好好补偿你。”皇上抚须大笑,当即便赐下数箱珍宝予外甥女。镶玉珊瑚树与缠枝香炉被宫人依次捧入,珠光映得辛夷昭阳鬓间步摇轻颤。
宴席初开,皇上与长公主忆起年少趣事。
端王爷执盏笑谈间,太子妃身侧的小皇孙晁允业正歪着脑袋打量新来的表姑——那梳着双环髻的少女忽地冲他眨眼,惊得孩子攥紧了母亲衣袖。
“昭阳可想过在京中择婿?”皇上话锋一转,满殿银箸霎时凝滞。
蟠龙烛爆了个灯花,映得辛夷昭阳面颊绯红:“舅父要办接风宴任我挑选?”
“正是!”皇上击掌笑道,“但凡昭阳中意,朕即刻赐婚。”
长公主轻咳一声,却见女儿已起身离席:“说起这个,昭阳倒好奇京中那位青天老爷——”她提着石榴裙转了个圈,“原以为是位白须老翁,谁料竟是个年轻郎君!”
“昭阳!”长公主蹙眉轻斥,腕间翡翠镯撞在案几上叮当作响。
少女吐了吐舌坐回原位,发间金蝶钗翅却仍颤个不停。
皇上眼底掠过精光:“昭阳说的可是裴卿?”
“正是大理寺少卿裴寂。”长公主接过话头,指尖摩挲着青玉盏沿。对面睿王执壶的手微微一滞,酒液在夜光杯中荡起涟漪。
“裴大人生得如何?”辛夷昭阳托腮追问,“若是脑满肠肥之辈,我可不依了!”
“昭阳郡主多虑了。”端王爷忽然撂下银箸,“裴少卿风姿卓然,便是立于王孙公子间亦不逊色。”他话音未落,晋王手中象牙箸“嗒”地轻响一声。
皇上目光扫过诸子,笑意愈深:“三弟所言不虚。裴卿才貌双全,昭阳若有意,朕便为你做主。”
辛夷昭阳起身行礼时,腕间十二铃金镯叮咚作响:“那昭阳便等着接风宴了。”
她眼角瞥见小皇孙正扒着案几偷瞧,顺手将面前玫瑰酥推了过去。
小皇孙晁允业看了身旁的太子妃一眼,而后冲着辛夷昭阳咧嘴一笑,甜得对方心都快化了。
……
夜幕初垂时,宫宴在丝竹声中散去。
睿王晁胤隆跟在郦妃轿辇后头,穿过两道垂花门便到了兰馨宫。
檐角铜铃被夜风撞出清响,惊飞了栖息在梧桐枝头的雀儿。
郦妃扶着翡翠步摇转过屏风,烛台将她的影子投在十二幅织锦屏风上。
虽已年过四十,那截露在云锦宫装外的脖颈仍似羊脂玉般莹润。
她回身冲儿子招手,腕间三寸宽的缠枝金钏碰出细碎声响:“胤隆快坐,小厨房新制的蟹粉酥还热着。”
晁胤隆倚着螺钿圈椅屈起右腿,玄色蟒袍下摆堆在青砖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