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夜色如浓稠的墨,缓缓漫过军帐。
师缡坐在案前,烛火明明灭灭,将他的影子在帐幕上拉得忽长忽短。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茶杯,杯壁上的暗纹硌得掌心生疼,可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上面。
茶水早已凉透,泛着苦涩的气息,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望向帐外,期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能突然出现。
“为何还不来?”师缡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忐忑。
今晨分别时,她明明说还会来……
此刻营帐外除了呼啸的风声,再无半点动静。
他猛地站起身,袍角扫过案几,带落几卷兵书,却也懒得去捡。在帐中来回踱步,脚步越来越急,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与怒火,他大步朝着阿榆的营帐走去,靴底踩在碎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他急促的心跳。
掀开阿榆营帐的帘子时,师缡的手都在微微发抖,映入眼帘的画面让他如遭雷击——
阿榆怀里抱着遖儿,与司遖相对而坐,桌上摆着简单的酒菜,两人正谈笑风生。阿榆笑得眉眼弯弯,那笑容,竟比往日对着自己时还要灿烂几分。
师缡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双手死死攥成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好啊,好一个喜新厌旧!
他在心中怒吼,可与此同时,另一个声音却在心底响起:“师缡,你有什么资格生气?昨日不是还在抱怨她的强行蛮横吗?如今人家不理你了,你又怪人家离弃了你!
这种矛盾的情绪让他又气又恨,转身离去时,脚步都有些踉跄。
阿榆望着落下的帘子,以为是夜风吹的,并未在意,司遖确实轻轻一笑,满眼深意的望着阿榆,他只想陪她仅剩的几日,如此离开也无憾了……
师缡他们大败匈奴后,大军便开始休整,如今便要班师回朝了。
营地上忙碌一片,士兵们收拾着行装,战马嘶鸣,扬起阵阵尘土。
阿榆带着司遖和两个孩子站在一旁,轻声道,“遖儿,小榆,等收拾好了,我就带你们回万枯山小院,那里有好多好吃的。”
两个孩子欢呼起来,眼中满是期待。
这一幕落在师缡眼中,如同一根刺扎进心里。
师忠看出了少爷的心思,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少爷,若他们就这么走了,阿榆小姐和司公子……恐怕少爷您再也没有机会,阿榆小姐真的要被抢走了!”
师缡眼神一凛,沉思片刻后,咬咬牙,快步走到阿榆面前,强挤出一抹笑容。
“……不如你们随我去长安吧,可以住在侯府,我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阿榆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也好,正好带孩子们去看看长安的繁华。”
侯府。
师忠一脸严肃地给师缡上课。
“少爷,您整日嘘寒问暖的,可阿榆小姐的心思还是都在司公子和孩子们身上,您得冷漠些,就是那种你爱跟谁就跟谁,我毫不在意的样子……”
“之前她跟司遖在城主府时,你不也教我这般吗,毫无用处!”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啊,那时你们感情才哪到哪啊,在军营时,阿榆姑娘看您的眼神都拉丝儿,就像馋猫看到一盘大肘子一样……”
“嗯……不是,你说谁是肘子呐?”
“您看,你别急嘛,就是一打比方,她以为最爱吃的大肘子已经到手了,跑不掉了,就不在乎了呗,所以,你现在忽然无视她,她肯定会心慌啊,着急啊,就又天天粘着您了呗!哪像现在,成天跟那爷儿仨腻在一起,理都不带理您的!”
“……好像有点道理……”
师缡又信了师忠的话,本来还有些犹豫,可想到阿榆与司遖在一起的画面,心中一阵刺痛,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阿榆明显察觉到,往日里那个总是跟在自己眼巴前晃悠,不是送吃的,就是送玩的的,各种找机会缠着自己的师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冷冰冰、对自己爱搭不理的人。
阿榆心中满是疑惑,这日,她终于忍不住,在花园里追上师缡,一把拉住他的衣袖,焦急问道。
“你最近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你生气了?”
师缡看着她委屈巴巴又关切的眼神,心中一软,差点就说出实情,师忠在不远处使劲咳嗽,示意他要坚持住。
师缡咬了咬牙,猛地甩开阿榆的手,冷冷道了一句,“没有。”
话完,他转身离去。
看着师缡远去的背影,阿榆的眼眶微微泛红,突然,袖子一沉,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在身后传来。
“娘亲,这个缡哥哥好是凶凶,你不要跟他玩了,还是我爹爹比较温柔,会心疼人!”拉着阿榆的袖子,小榆安慰道。
阿榆强打起精神,对过来找她玩的两个孩子笑道,“若江小黎知道你们来了,肯定很开心,他一直没有玩伴,可惜他现在正在闭关修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