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晨曦像是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开夜的幕布,如同一缕缕轻柔的丝线,在遥远的天际慢慢晕染开来。起初,它只是一抹淡淡的微光,怯生生地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大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光逐渐变得明亮,为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朦胧而温暖的薄纱,将新年的氛围烘托得愈发浓郁。在这座被喜庆与祥和紧紧包裹的城市里,夏婉凝的家早已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满是新年的生机与活力。
“婉凝,快起床啦,今天要回乡下给祖先们拜年呢!”母亲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夏婉凝在睡梦中嘟囔了一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原本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过来。她猛地坐起身,这才想起今天是回乡祭祖的大日子,这可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时刻,承载着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丝毫马虎不得。她赶忙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动作迅速地洗漱穿戴整齐,新的一天,就在这份对故乡和祖先的牵挂中拉开了帷幕。
走进客厅,只见父亲正忙得不可开交。他弯着腰,额头上微微沁出了汗珠,双手紧紧抓着一箱箱祭祖用的物品,费力地往车上搬。这些箱子里,装着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件,更是一家人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里面有精心准备的香烛,那纤细的烛身,洁白如玉,红色的烛芯如同跳动的火焰,仿佛是与祖先沟通的“信使”,承载着后辈们的心声,将他们的思念与祝福传递到另一个世界;还有一叠叠金黄的纸钱,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每一张都承载着对先人的无尽思念与深深敬意,它们会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带着子孙们的心意飘向远方;各类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有香气四溢的烧腊,那油亮的外皮泛着诱人的光泽,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闻着那浓郁的香味,仿佛能感受到祖先们曾经的生活气息;色泽鲜艳的水果,红彤彤的苹果寓意着平安,黄澄澄的橘子象征着吉祥,它们饱满圆润,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承载着家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还有寓意吉祥的糕点,形状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如意的祥云,每一块都饱含着家人满满的心意,是对祖先的虔诚供奉。
与此同时,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夏婉凝跑去开门,只见三姨一家和姨妈一家带着满脸的笑容和大包小包的礼物站在门口。表弟表妹们一进门就像脱缰的小马驹,兴奋地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终于能回乡下玩啦!”那欢快的声音,瞬间让屋子里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三姨和姨妈则满脸笑意地走进厨房,她们熟练地系上围裙,帮着母亲一起准备路上要带的食物。她们一边切菜、洗菜,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三姨说起上次旅游时遇到的趣事,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旅途中的点点滴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姨妈则分享着自己最近学会的新菜谱,从食材的挑选到烹饪的技巧,讲得头头是道,计划着下次家庭聚会时露一手,让大家尝尝她的手艺。厨房里,欢声笑语不断,那是亲人间最真挚的交流,也是亲情最温暖的体现。
外公外婆端坐在沙发上,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矫健,但眼神中却满是对故乡的眷恋。外婆时不时起身,蹒跚地走到门口,检查一下大家准备的东西,嘴里还不停地叮嘱着:“别忘了带上祭祖用的香,可别少了那份心意;还有给亲戚们带的礼物,都装好了没……”她那絮絮叨叨的话语,每一句都饱含着对家人的关爱,仿佛要把所有的牵挂都一同装进车里,带到故乡。
“都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咯!”父亲一声响亮的吆喝,打破了屋子里的喧闹。众人纷纷拿起各自的东西,有序地走出家门,向着车子走去。三辆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城市,高楼大厦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逐渐向后退去,越来越远,最终被抛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还有错落有致的村庄,白墙黑瓦,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仿佛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一路上,温暖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大家脸上,暖融融的,像是在为这次归乡之行增添一抹温馨的色彩。
车上,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外公靠在座椅上,微微眯起眼睛,讲起年轻时在乡下辛勤劳作的日子:“那时候啊,天还没亮就得起床,扛着锄头就往地里走,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汗水不停地流,可大家都咬着牙坚持,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那些挥汗如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让晚辈们对长辈们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体会。外婆则坐在一旁,念叨着村子里的老邻居:“隔壁家的阿强,从小就聪明伶俐,现在在城里开了大公司,可出息了;还有村头的李婶,前几年把老房子重新翻修了,变得可漂亮了……”夏婉凝和表弟表妹们坐在后排,听得入神,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对于这片土地,他们虽然没有太多亲身经历,但那些从未听过的故事,却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对故乡的想象之门,让他们越发期待早点抵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