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坊市的晨雾尚未散尽,李大海已立于丹房后的空地上。他双目微闭,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银芒,那是神识外溢的迹象。
识海之中,二十七幅星图缓缓流转,每一颗星辰都散发着莹润的光泽,将八百丈内的动静映照得纤毫毕现——连百米外槐树上新结的露珠滚落,都能清晰“看”到轨迹。
这是他炼化凝神玉后的第三月。玄鸟阁的《玄鸟观想图》残卷与黑珠子补全的三部功法相互印证,让他的神识修炼踏入了全新的境界。此刻他正尝试将“分神化影”之术与《裂魂淬炼法》结合,左手捏着剑诀,右手却凝聚着拳印,两道截然不同的神识虚影分别操控着灵力与肉身,进行着精细到极致的协调训练。
“嗤——”
破妄剑的剑芒擦着玄极盾的边缘掠过,斩在院角的玄铁桩上,激起一片火星。李大海眉头微蹙——刚才分神操控时,神识出现了刹那的迟滞,导致剑招偏移了半寸。这种误差在寻常战斗中或许无关紧要,但面对真正的强者,足以致命。
“还是不够。”他散去灵力,指尖在眉心轻轻按揉。神识强度虽已远超同阶,但“分神”时的稳定性仍有欠缺,尤其是同时操控灵力与肉身时,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属性总会让神识产生细微的紊乱。
雪羽狐叼来一块冰晶,放在他面前。小家伙这些日子跟着他修炼神识,竟也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法门——以冰火之力交替刺激识海,虽过程痛苦,却能极大提升神识的韧性。此刻它蹲坐在冰晶旁,学着李大海的模样闭目凝神,毛茸茸的尾巴上,冰火星纹比以往更加凝练。
李大海拿起冰晶,触手冰凉。他突然想起柳长老临走时的话:“神识如泉,泉眼若不稳固,分流再多也只是空谈。”这句话如同一道灵光,让他豁然开朗——自己太过执着于“分神化影”的技巧,却忽略了神识本源的稳固。
“看来得换种方式修炼了。”他将冰晶收入储物袋,转身走向藏书楼。王启山为了支持他修炼,特意开放了王家珍藏的古籍区,其中或许藏着稳固神识本源的方法。
藏书楼深处,弥漫着纸张腐朽的气息。李大海在一排排书架间穿梭,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大多数典籍都只记载着基础的神识温养之法,直到他在角落发现了一本用兽皮装订的旧书——《锻神录》。
书页上的字迹早已模糊,唯有封面上的烙印清晰可辨:一头三足金乌浴火重生。李大海将黑珠子贴近兽皮,温润的白光洒落,残缺的字句渐渐浮现:“神之本源,在于魂火。以心火炼神,以魂火锻基,方得不灭……”
“以心火炼神?”李大海心中一动。他修炼的青心焰本就是本命火焰,与神识联系紧密,或许真能以此淬炼神识本源。
回到丹房,他立刻开始尝试。将青心焰引入识海边缘,以《清心诀》护住神识核心,再引导火焰缓缓灼烧外围的神识。剧痛瞬间传来,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钢针在刺探识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雪羽狐焦急地在他身边转圈,几次想喷出寒气帮他降温,都被李大海以眼神制止。这种修炼本就需要极致的痛苦来激发潜力,半途而废只会伤及神识本源。
不知过了多久,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棂照入丹房时,李大海终于散去青心焰。识海虽仍在刺痛,却比以往更加凝实,那些原本松散的神识边缘,竟如同被火焰淬炼过的精铁,多了一层坚韧的光泽。
“果然有效。”他拿起破妄剑,再次尝试分神化影。这一次,操控剑诀与拳印的两道神识虚影稳定了许多,剑芒与拳风的配合严丝合缝,落在玄铁桩上的位置分毫不差。
接下来的半年,李大海的修炼变得更加严苛。
每日清晨,他会在瀑布下运转《锻神录》,以水流的冲击力刺激肉身,同时引青心焰淬炼神识,让肉身与神识在极端环境下达到微妙的平衡;午时,他会进入黑风山脉,寻找那些擅长精神攻击的妖兽,以“分神化影”之术同时应对数头妖兽的神识冲击,磨练神识的反应速度;深夜,则回到丹房,以黑珠子温养识海,修复白日修炼造成的损伤。
他的神识在这种“煅烧-实战-修复”的循环中飞速成长,不仅强度持续提升,稳定性与操控精度也一日千里。有一次,王启山来访,看到他竟能同时操控七柄飞刀,在半空中编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防御网,每柄飞刀的角度都精准到毫厘,不禁咋舌:“李兄这神识操控,怕是比丹神宗的控火长老还要精妙。”
李大海却并未满足。他很清楚,自己离金丹后期还有一段距离。突破不仅需要灵力与神识的积累,更需要对“金丹”本质的理解。寻常修士到了金丹中期,便会开始压缩金丹内的灵力,为突破后期做准备,但他的金丹因常年与肉身之力交融,结构远比普通金丹复杂,压缩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金丹崩裂。
“必须找到一种能同时稳固金丹与神识的方法。”他翻阅了大量典籍,终于在《百草谷秘录》中找到线索——以“同心草”与“镇魂花”炼制的“金丹固神丹”,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