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在真武宫各宗之间悄然扩散,又随着时间缓缓平复。然而,水面之下,暗流却愈发汹涌。
江奕辰的名字,不再仅仅与“痴傻”、“末宗弟子”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一指败周骏的事迹,经过口耳相传,虽版本各异,却都指向一个事实——无极宗那个沉寂多年的小子,似乎真的不同了。
这名声,并未给江奕辰带来多少实质的好处,反而如同在他身上打下了一道微光,让他从原本无人问津的角落,被推到了某些目光的聚焦之处。
前往功德殿兑换一些基础药材时,他能感受到来自其他宗门弟子打量中混杂的好奇、审视,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去传功堂听取外门长老讲解基础功法时,原本空荡的角落,如今也会悄然多出几道身影,似乎在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甚至有一次,在山间采集一味较为稀有的“月影花”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远处林间有隐晦的气息窥探,那气息带着龙吟宗功法特有的刚猛凌厉,虽只是一闪而逝,却让他脊背生寒。
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知道,龙吟宗的嫉恨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如同酝酿中的毒酒,愈发醇烈。而师尊黄蓉那夜的叮嘱,更让他明白,潜在的敌人,远不止龙吟宗。
这一日,黄昏。
江奕辰立于后山那处他时常修炼的僻静悬崖边,残阳如血,将云海与远山染上一层凄艳的红。山风猎猎,吹动他略显单薄的衣袍,猎作响。
他手中并无玉简,也未演练任何招式,只是静静地站着,闭着双眼。
识海之中,却远非表面这般平静。
《万化诀》的古老经文如同星辰般悬浮,阐述着力量衍化、万物归一的至理;无名身法残篇那些诡秘的发力图示与口诀碎片,则如同鬼魅暗影,不断闪烁、组合、推演;更有无数来自各类医典、药经、武学基础的碎片知识,如同百川归海,被那逆天的悟性强行梳理、融汇。
他在“悟”。
并非具体的招式,而是一种“势”,一种应对危机、于万变中寻得一线生机的“心”与“志”。
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脸上,映出他紧抿的嘴唇和眉宇间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坚毅。脑海中,不断模拟着各种极端情况——被多名强敌围剿,遭遇远超自身境界的袭杀,陷入绝境阵法,身中奇毒……
每一次模拟,都是一次心神与意志的淬炼。
他“看到”自己在那诡秘身法尚未纯熟时,如何以微末医术刺激穴位,爆发出超越极限的速度,代价是经脉受损;“看到”自己如何利用对药理的理解,以身边草木临时配制出扰敌、惑敌甚至伤敌的粉末;“看到”自己如何在险象环生中,寻找那稍纵即逝的“虚实之隙”,以万化诀的理念,将对手的力量引导、偏移,甚至借力打力。
这些推演,并非空想,而是基于他目前所掌握的一切知识,进行的极限压榨。每一次“死亡”或“重伤”,都让他对自身能力的边界,对危机的认知,更加清晰一分。
恐惧吗?
自然是有的。那源自灵魂的危机预警,如同附骨之蛆,时刻提醒着他死亡的临近。
但他更多的,是一种被逼迫到绝境后,从骨髓里迸发出来的冷静与决绝。
不能退,无处退。
身后,是待他如子的师尊,是关怀备至的师姐,是虽势微却给予他安宁的无极宗。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底最后一丝彷徨与杂念尽去,只剩下如同古井深潭般的幽深与平静。那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是磨砺得愈发锋锐的意志。
“名声……漩涡……”他低声自语,声音融入猎猎山风之中,“既然避不开,那便……迎上去。”
他需要的,不是虚名,而是足以碾碎一切阴谋诡计、护住所珍视一切的绝对实力!
残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余晖将他挺立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孤直,却蕴藏着斩开一切的锋芒。
他转身,步伐沉稳,走向山下那点点灯火的无极宗。
风波暂息,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他,已准备好迎接那必将到来的、更猛烈的惊涛骇浪。
心志如铁,道心初成。接下来的路,他将以手中之“术”,心中之“道”,披荆斩棘,踏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逆袭之路!
夜色,吞没了他的背影,也掩盖了那悄然滋长、坚定不移的强者之心。
喜欢真武辰尊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真武辰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