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的年味比起城市里要绵长浓厚得多。时间已过正月初四,家家户户门楣上的春联依旧鲜红,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燃尽后的淡淡烟火气,以及走亲访友带来的喧嚣与热闹。周志远家的周宅更是门庭若市,除了本家亲戚,不少乡邻和闻讯而来的远近商人也都趁着过年这个机会,想来拜会一下这位名声在外的周家大老板。
这天上午,阳光正好,周志远正坐在院子里,陪着几位族里长辈喝茶闲聊,说着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妻子张晓云则在里外张罗,端茶倒水,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应对着各色人等的寒暄与奉承。儿子周健坐在父亲下首,话不多,但听得认真,偶尔插一两句,却总能说到点子上,引得几位长辈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公务轿车缓缓停在周宅门口不太宽敞的村道上。车门打开,下来三位干部模样的人。为首的一位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合身的深色羊毛大衣,围着格纹围巾,显得沉稳而得体。他手里拿着手机,脸上带着谦和又不失身份的笑容。旁边一位稍年轻些,同样衣着正式,最后一位则像是司机。
院子里闲聊的声音低了下去,大家都好奇地看向门口。村长周大宝正好也在,一眼认出来人,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热情地握手:“哎呀,王局长!李科长!什么风把您二位领导吹到我们这小村子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被称为王局长的中年人笑着和村长握手,声音洪亮:“周村长,过年好啊。我们这不是听说咱们县里走出去的大企业家周志远先生回老家过年了嘛,特地过来给周总拜个年,也表示一下县委县政府的问候。”
周志远此时也已站起身,他虽然不认识这两人,但听村长称呼局长科长,心里便明白了几分。他脸上露出商业式的热情笑容,快步迎上前去:“哎呀,领导太客气了,快请屋里坐。小健,泡茶。”
一番寒暄和介绍后,众人在客厅分宾主落座。来的正是县招商局的王副局长和投资促进科的李科长。王副局长先是代表县委县政府表达了对周志远回乡过年的欢迎,又高度赞扬了启航集团这些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称周志远是全县人民的骄傲。
周志远微笑着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拜年背后的真正来意。他谦逊地回应:“王局长过奖了。启航能有点小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各级领导的支持。我永远是咱们县里走出去的人,对家乡的感情一直很深。”
这话递过去,王副局长脸上的笑容更盛了,顺势切入主题:“周总真是情深义重啊。说起来,咱们县里近几年发展也很快,尤其是县城新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都很好,就是缺少像启航这样有实力、有品牌的大企业入驻带动啊。周总您看,这次难得回来,有没有兴趣考察一下?哪怕只是投个小项目,或者像很多成功企业家回报乡梓那样,给家乡捐建一条路、一座桥,那也是莫大的支持和荣耀啊!”
李科长也从旁补充,用手机调出一些规划资料简要介绍:“是啊,周总。这是我们新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图,区位优势很明显,政策上也很有优惠。特别是通往隔壁县的那条省道,年久失修,县里财政紧张,如果能有一条高标准的‘志远大道’,那真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周志远认真听着介绍,没有立刻回答。周健在一旁安静地给各位添茶,目光也偶尔扫过手机屏幕上的规划图。张晓云则适时地端上些水果点心。
客厅里的气氛看起来融洽而热络。周志远沉吟片刻,笑容依旧:“王局长,李科长,感谢领导们的厚爱和信任。回报家乡是我一直的心愿。这样,这些资料我先留意一下。启航集团也有相关的投资评估流程,等我回公司后,会立刻安排专业的团队过来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一定认真研究,只要条件合适,项目可行,我一定尽力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他没有把话说死,但态度诚恳,给了对方足够的期待。王副局长等人也明白,这种大规模投资不可能三言两语就定下,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递出橄榄枝,建立联系。见周志远态度积极,他们已是十分满意。
又聊了一会儿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风土人情,王副局长一行人便起身告辞,婉拒了留下吃午饭的邀请。周志远带着周健一直将他们送到车边,握手道别,看着车子驶远。
回到院子,几位本家长辈也纷纷感慨,说志远现在真是了不起,县里领导都亲自来拜访。周志远只是笑笑,应付了几句。
下午,访客渐渐散去。周志远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微微蹙起眉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周健走到父亲身边,低声问:“爸,县里提的投资的事,您怎么看?”
周志远目光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缓缓道:“家乡的情分要念,但生意是生意。投资不是儿戏,需要详细评估。你回头留意一下,组建一个小组,到时候过来初步看看也好。至于修路…”他顿了顿,“如果真要捐,也要捐在刀刃上,落到实处,不能成了某些人的面子工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