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明前的死亡气息
2021年1月31日凌晨6点,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社区沉浸在冬日的严寒中。19岁的李宏琳刚刚结束期末考试回到家中,正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她不知道的是,一场无声的死亡正在向她逼近。
距离李宏琳家约600米远的丰昌机械厂内,几个人影在黑暗中忙碌着。王辉、陈涛、金曙光、崔琪、马刚五人正在将两罐工业废液倒入污水管网。他们知道这两种废液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但为了赚钱,他们选择了无视潜在的危险。
凌晨3点左右,李宏琳的弟弟被一阵"咚咚"的声音吵醒。他以为有贼,但没敢起来查看,很快又睡着了。然而,一种浓烈的异味开始在屋内弥漫,像臭鸡蛋又像是烧焦的胶皮味,令人作呕。
早上6点,李宏琳的弟弟醒来,发现父母都倒在院子里,不省人事。他冲到门口,寻求邻居的帮助。李宏琳的爷爷也躺在炕上,同样没有了反应。随后,他自己也感到呼吸困难,晕倒在地。
邻居们很快赶到,但浓烈的异味让他们几乎无法呼吸。即使戴着口罩,刺鼻的气味还是让几个人当场晕倒。救护车赶到时,医护人员也受到了影响,一位护士出现了中毒症状。
很快,李宏琳的爷爷、父亲、母亲和她自己都被送往诸城市人民医院抢救。李宏琳的弟弟虽然也出现了中毒症状,但症状较轻,侥幸存活下来。然而,李宏琳和她的三位亲人最终未能逃脱这场灾难,全部因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中毒死亡。
与此同时,附近其他居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截至当天上午,共有35人中毒住院,其中3人重伤,4人不幸死亡。
二、毒源追踪:一个价值2400万的污染链
灾难发生后,诸城市立即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很快,毒源被锁定为距离李宏琳家约600米远的丰昌机械厂。
调查发现,2020年12月25日,王辉、陈涛与李凯、毛德伟为非法获利,在不具备处理资质的情况下,共同出资租赁了诸城市箭口社区丰昌机械厂院落,用于非法收集、存储、排放工业废液。2021年1月以来,王辉、陈涛先后雇佣金曙光、崔琪、马刚具体实施非法处置行为。
1月29日,陈涛、王辉等人将含硫氢化钠的工业废液37.69吨,倾倒至诸城市丰昌机械厂院内地罐。在倾倒过程中,含硫氢化钠的废液与地罐内原有的酸性废液产生反应,致使在场工作的金曙光中毒晕倒,后经医生诊断为轻微中毒。当晚王辉将罐口用沙土封堵。
1月30日晚,陈涛、王辉等人将一罐车含醋酸的工业废液运至诸城市丰昌机械厂院内,并安排金曙光、崔琪、马刚将罐车内的工业废液直接倾倒至该机械厂北门的污水管口。1月31日凌晨,王辉、陈涛、马刚、崔琪、金曙光在明知含硫氢化钠和含醋酸的废液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情况下,仍将上述废液排入该机械厂北门的污水管口内,致使两种废液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等大量有毒气体,并通过污水管网扩散,最终导致4人死亡、3人重伤、32人中毒。
经鉴定,此次倾倒危废导致丰昌机械厂及附近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价值合计元,所产生硫化氢气体导致空气环境损害,其大气环境损害额为.39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剧毒废液并非来自本地小企业,而是来自山东捷承制药有限公司和淄博琛博化工有限公司这两家正规企业。
三、利益链条:从制药厂到黑作坊的危废之旅
这起悲剧的背后,是一条复杂而隐秘的危废处置利益链条。通过层层转包,危险废物从正规企业最终流向了毫无资质的黑作坊。
山东捷承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9月20日的医药制造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医药制造、销售;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其在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等物质。
2021年1月,为解决废水占用设备的问题,经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山、副总经理李昆明决定,在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情况下,安排公司生产部主管王永桥将其负责管理的生产车间产生的含有醋酸的工业废液(中3废液),以每吨450-500元的价格提供给刘保峰、黄永超处置。
刘保峰、黄永超以每吨450元的价格提供给郭红军处置,并按照每车1000元提取介绍费。郭红军以每吨400元的价格提供给王辉、陈涛和李凯、毛德伟等人处置,并按照每车500元提取介绍费。
自2021年1月2日至30日期间,王永桥将上述工业废液460余吨分16次灌装到王辉、陈涛联系的罐车内,运至王辉、陈涛指定的丰昌机械厂、枳沟镇等地后,由王辉、陈涛等人进行非法排放。其中,李凯、毛德伟参与非法排放三次,共计80.65吨,均非法获利4500元。刘保峰、黄永超、郭红军均非法获利余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