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血的出租车
2010年4月28日清晨,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公安分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案人是当地某单位的保安姚某。姚某在电话中声音颤抖地说,他们单位门口停着一辆出租车,车内遍布血迹,情况十分可疑。
姚某告诉警方,这辆出租车从昨天晚上就一直停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出于好奇,他凑近车窗往里一看,发现车内到处都是血迹,这让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立刻报了警。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对出租车进行了初步检查。当警察打开出租车的后备箱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后备箱里蜷缩着一具成年男子的尸体。男子的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身上还有多处锐器伤,显然是遭受了暴力袭击。
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并展开了初步调查。通过对车辆的检查,警方确认这是一辆属于洛阳市某出租车公司的营运车辆,而车内的血迹和尸体表明这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随后,警方对出租车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车内有明显的搏斗痕迹,这表明司机在遇害前曾与凶手进行过激烈的抵抗。在勘查过程中,警方还提取到了血足迹和血指纹,另外还发现了一根染有血迹的包带,这些都将成为破案的关键证据。
然而,警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租车周围的地面上并没有血迹,这意味着这里可能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杀害了出租车司机,然后将尸体转移到了这里。
那么,真正的第一现场在哪里?凶手又是如何将尸体运到这里的呢?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警方面前的首要难题。
二、神秘失踪的出租车司机
为了查明死者的身份,警方迅速联系了出租车公司。通过公司的登记信息,警方确认死者名叫俞振强,是这辆出租车的车主。俞振强平时和哥哥一起经营这辆出租车,通常是他开白班,哥哥开夜班。
据俞振强的哥哥告诉警方,俞振强在4月27日晚上正常出车,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家,电话也一直无法接通。他原本以为弟弟可能是临时有什么事情,但直到接到警方的通知,才知道弟弟遭遇了不测。
为了还原案发当晚的情况,警方立即前往出租车公司,调取了俞振强所驾驶车辆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将为警方提供出租车在案发当晚的行驶轨迹,从而帮助确定第一现场的位置和凶手的行动路线。
根据GPS记录显示,俞振强最后一次载客是在4月27日晚上8点左右,地点在洛阳市的火车站一带。从晚上8点到当晚9点12分,也就是出租车停到抛尸地点的这段时间里,这辆车一共行驶了约30公里。
在这30公里的路程中,出租车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行驶这么远的距离?这些问题让警方感到困惑不已。
为了寻找答案,警方决定通过侦查实验来还原出租车的行车轨迹。他们按照GPS记录的路线,驾驶相同型号的出租车重新行驶了一遍,试图从中发现线索。
在实验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路段。根据GPS记录,出租车在某个路段停留了约7分钟多的时间,而这个路段附近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建筑物,周围十分荒凉。
警方立即对这个可疑路段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很快,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大片拖拽的血迹,经过比对,这些血迹与出租车内发现的血迹属于同一人。此外,警方还在附近找到了与出租车内相同的血足迹,这表明这里很可能就是案发的第一现场。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越来越确信,俞振强搭载的最后一名乘客就是杀害他的凶手。因为根据GPS记录,出租车在出现异常之前一直处于行驶状态,没有停下来搭载其他乘客的迹象。
那么,这位神秘的乘客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杀害俞振强?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三、诡异的行车轨迹
尽管警方已经找到了第一现场,但关于出租车的行车轨迹,仍然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地方。根据GPS记录,出租车在离开第一现场后,行驶路线变得异常曲折,似乎在绕圈子。
当警方仔细研究GPS导航轨迹时,他们发现这辆出租车在高新区的道路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这种异常的行驶路线让警方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在通常的出租车司机被害案中,凶手要么是为了财,要么是为了车,但在本案中这两个动机似乎都不成立。
为了弄清楚出租车异常行驶的原因,警方决定按照出租车行走过的轨迹再走一遍,一探究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侦查人员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高新区很多路面还在进行修建当中,部分路段无法通行,如果凶手对路况不熟悉的话,很可能会迷路。
特别是当侦查人员来到凶手拐弯的一个路口时,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道路施工,原本可以直行的路线被封闭,凶手不得不频繁改变方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出租车会在高新区绕圈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