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怖阴影笼罩小城
2003年11月的河南平舆县城,天气已转寒冷。这座宁静的小城最近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有十七名青少年接连失踪。
"怎么又是一个孩子失踪了?这已经是第八个了!"平舆县刑侦队刘队长一拳砸在桌上,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一下,几滴茶水溅在了文件上。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谁也不敢吭声。这半年来,平舆县接连有青少年失踪,案子毫无进展,压力全都压在刑侦队身上。
"失踪的都是13到17岁的男孩,没有明显规律,也没有目击证人。"小李警官翻着资料小声汇报道。他是队里的新人,大学刚毕业没多久,脸上还带着稚气。
刘队长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怒火。他起身走到墙上的地图前,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红色图钉。每一个图钉都代表一个失踪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这次一定要抓住那个畜生!"刘队长咬牙切齿地说,眼中满是坚定。
李文是平舆县刑侦队的老警察,今年刚好50岁,从警已经二十五年了。这样诡异的案子,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平舆县是个安静的小城,人口不到三十万,大家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直到一年前,孩子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失踪。
李文和搭档张勇被安排专门负责这个案子。两人日夜调查,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老李,我查了最新失踪的王亮的情况。"张勇拿着笔记本走进办公室。张勇比李文小十岁,是个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说说看。"李文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
"王亮,15岁,平舆县第二中学初三学生。上个月放学路上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家庭情况呢?"李文问道。
"单亲家庭,跟母亲一起生活。父亲三年前车祸去世。"张勇翻着记录本回答。
李文叹了口气:"跟前面几个有什么共同点吗?"
"有一点,王亮最近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经常和母亲吵架。"
李文若有所思:"之前失踪的几个孩子也都有家庭问题或者学业压力..."
案发地点分散在县城各处的电子游戏厅、网吧、学校附近,却没有任何监控拍到可疑人物。"这个人太狡猾了,好像对我们的调查了如指掌。"张勇沮丧地说。
李文摇摇头:"他一定有某种方式接近这些孩子,让他们心甘情愿跟他走。"
二、"黄教授"的出现
第二天,刘队长召集专案组开会。专案组分成几个小队,对全县范围内的青少年活动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
在第三家游戏厅,他们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我听说那些孩子都是被一个自称'教授'的人骗走的!"游戏厅老板透露。
"你是从哪听说的?"李文紧追不舍。
"孩子们私下聊的,说有个'黄教授'很厉害,能帮他们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黄教授?"这个称呼让李文心头一紧。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据一些孩子描述,县城里有个"奇怪的叔叔",总在游戏厅出现。"他说可以帮我提高成绩,还能介绍好工作..."一个差点被骗走的男孩说道。
"他长什么样子?"李文急切地问。
"瘦瘦的,戴眼镜,说话特别温柔。他说他有个特殊的机器,能检测人的智商和潜力。"
这条线索让专案组眼前一亮,他们开始对县城游戏场所进行摸排监控。与此同时,县城里的恐慌情绪越来越浓。家长们不敢让孩子单独外出,学校放学后立刻锁门,网吧和游戏厅的生意惨淡。
一周后的周一早上,又一名男孩张小明失踪了。这已经是第十八个了。
李文接到报警电话时,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又晚了一步..."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
张小明今年14岁,是县城第一中学的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据其父母描述,张小明最近提到过一个能帮他提高成绩的"黄老师"。
"一定是同一个人!"李文笃定地说。
专案组立即展开行动,调取张小明失踪前的所有监控录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一段模糊的监控画面中发现了可疑人物。是一个戴眼镜的瘦高男子,和张小明一起走进了一条小巷。
"放大看看他的脸!"刘队长命令道。
技术人员将画面放大,虽然不够清晰,但足以看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查一下这个区域所有的住户信息!"刘队长迅速做出决定。
专案组连夜调查,终于锁定了几个可疑目标。"黄勇,37岁,无业,独居,家住西城区..."李文念着资料。
正当专案组准备实施抓捕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张小明失踪第三天,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踉跄走进了派出所。
"救...救救其他人..."他瘫倒在地,浑身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