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誓言余温未散,开国大典的狂欢仍在记忆中炽热发光,生活却已裹挟着时代的洪流,以不容置疑的速度向前奔涌。武汉的春天来得早,空气中已浮动着潮湿的暖意,但对于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人们而言,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天都充斥着忙碌、学习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林瀚章在工业处的工作愈发得心应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企业管理、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俄语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他与周文瑾保持着频繁的通信,信的内容大多是交流工作学习心得,偶尔也会提及生活琐事,字里行间流淌着相互鼓励的暖流和心照不宣的牵挂。他们的感情,在革命的基调下,如同细水长流,平稳而坚定。
然而,变化总是不期而至。
一个春雨淅沥的下午,林瀚章刚整理完一份关于汉口某家纺织厂设备检修情况的报告,处长秘书就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口,表情严肃而正式:“林瀚章同志,处长请你现在去他办公室一趟,有重要事情谈。”
“重要事情?”林瀚章心里咯噔一下。处长平时和蔼,但用这种语气和表情叫人,通常意味着非同寻常的指示。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了一下衣领,心中快速掠过各种可能:是新任务?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
他跟着秘书穿过走廊,来到处长办公室门外。秘书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处长沉稳的声音:“进来。”
推门进去,处长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几份文件。他示意林瀚章坐下,脸上的表情是罕见的凝重,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兴奋。
“瀚章同志,”处长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今天叫你来,是传达上级的一项重要决定,也是交付给你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林瀚章立刻挺直了腰板,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请处长指示!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处长满意地点点头,拿起一份盖着市委和军管会大红印章的文件,语气庄重地说:“党中央、政务院已经做出战略决策,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这是奠定我国强国根基的百年大计!现在,全国都在支援东北!我们武汉,也要抽调最优秀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北上参加这场伟大的‘工业战役’!”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林瀚章:“组织上经过慎重研究,决定选派你,加入北上支援的队伍!”
尽管隐隐有些预感,但当这话被正式说出来时,林瀚章还是感到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贯穿全身!东北!工业基地!强国根基!这些词汇每一个都重若千钧,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战略和最深切的期望!
一股为国家工业化出力、为建设强大祖国贡献一切的豪情,瞬间压倒了所有杂念,涌遍他的全身。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猛地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但异常响亮坚定:“感谢组织的信任!我坚决服从分配!保证完成任务!”
处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也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林瀚章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我就知道你会是这种态度!这项任务,光荣啊!能亲身参与打造共和国的工业脊梁,这是历史赋予你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和使命!”
但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但是,瀚章同志,这项任务也极其艰巨。东北那边,条件非常艰苦,气候寒冷,生活设施简陋,许多工厂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恢复生产困难重重。而且,这一去,可能不是一年两年,甚至可能是五年、十年,要扎根在那里,安家落户。你……个人和家庭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
处长的目光带着关切。他知道林瀚章新婚不久(林瀚章和周文瑾在得知可能分别后,已于不久前简单登记结婚,组建了家庭),而且……
林瀚章深吸一口气,将个人情绪强行压下。他知道组织的考虑是周全的,但他更清楚此刻自己该如何选择。他想起了郑怀远的话,想起了长江边的誓言。
“报告处长!没有困难!”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国家建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我能克服一切困难!”
“好!好样的!”处长再次重重地拍了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这才是我党的好干部!准备一下,三天后出发去市委集合,统一乘火车北上。具体地点和任务,到那边会有人安排。这几天把手头工作交接一下,也好好……和家人告个别。”
“是!”林瀚章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虽然他已不穿军装,但这个动作依旧充满了力量。
走出处长办公室,林瀚章的心情如同外面的天气,淅淅沥沥,复杂难言。豪情壮志依旧在胸腔激荡,但“告别”二字,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不可避免地漾开了层层涟漪。
他推着自行车,冒雨回到那个临时的、简陋却温暖的家——那是组织上分配的一间旧民居小屋。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压抑着的干呕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