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新一天,严爸吃完饭后打了个饱嗝,严渊放下手里的碗筷,餐桌上还残留着饭菜的余温。
“爸,妈,我得去附近球场练球了。”严渊吃完最后一个馍馍后说道。
“这才刚回来几天啊,儿子?”严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块洗碗布,
“不多歇歇,陪我们说说话?”严爸问道。
“爸,你知道的,职业球员是要保持脚感的。”严渊说完后。
利索地穿上保暖的羽绒马甲,训练服,又套上抓绒的滑雪帽,呼出的气在冰冷的空气里凝成白雾,
“爸,妈,我先训练去了啊,就在咱们社区球场。”
“要爸陪你去吗?”
“没事,爸,我今天练控球,不用陪练的。”
严妈看着儿子熟练地从储藏室里翻出几个用过的矿泉水瓶、几十个红黄相间的塑料标志盘,又拎起装了三个足球的大网兜,知道劝不住。
没办法,儿子从小就这样,认定的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当心点,今天太冷了,别冻着。早点回来。”叮嘱的声音追着严渊的背影到了门口。
“好嘞,妈,那我先出发啦,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严渊说完后就急匆匆出发了。
家附近的野球场,空无一人。
半旧的铁丝网围着,塑胶地面斑驳,几盏光秃秃的路灯杵在角落。
这就是严渊的目的地,一个简单却足够自由的地方。
他放下沉重的装备。
今天没有陪练,他爸虽然说了可以给他陪练,但严渊知道,爸爸的那身体素质都沾点亚健康了,估计捡球都会让他累的气喘吁吁。
师弟贝林厄姆离他家有点远,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所以严渊只能自己练了。
一个人练习的话,练射门,长传效率太低了,绝大部分时间都会浪费在捡球上,不值当。
所以,今天练控球。
控球是严渊吃饭的本钱之一,也是他一直在不断打磨的核心能力之一。
即使他在霍芬海姆已经展现出顶级的边路威胁,但他依然认为,边锋属性里,基础中的基础,永远是盘带和控球。
严渊活动开手脚,打了几套太极拳做热身。
今天的寒气似乎往他骨缝里钻,但他毫不在意,血液已经在涌动了。
“1,2,3……”
他把标志盘在球场上仔仔细细地摆开。这次他摆得更复杂,不再只是简单的直线或圆形。
总共摆了46个。
他用标志盘模拟着对方球员的压迫站位,设置了几个小的菱形围抢区,又在通道之间加入了连续的八字形路线。
今天的难度,比他在霍芬海姆训练基地常规训练的难度要大一点。
他要试试挑战自己的极限。
严渊开始了第一种训练,在狭小的八字区域内,双脚交替高频触球盘带过桩。
社区球场上,脚下湿冷的塑胶地面有些滑,皮球有时会稍微溜得快一些。
他压低重心,用比平时更精细的脚弓和脚尖部位去控制,脚踝锁紧,每一次触球的力度和方向都精确计算。
球在标志盘之间快速闪动,身体也随之小幅度高频晃动。
“节奏太快了,地有点滑,重心不稳……”
他皱着眉自言自语停下,球停在脚边。
他想了想,再次启动时,把步幅稍微放大了一点,不再追求那种极限的小碎步频率,每一步的踏出都更扎实,触球的瞬间,膝盖的屈伸角度也微调了一下,提供更强的支撑力和瞬间爆发力去抵消地面的滑腻感。
“嗯……这样……顺了。”球听话地在双足间穿梭,穿过了复杂的八字阵,严苛的标准盘之间,留下了极其狭窄的通道。
接着,他开始了第二种,在菱形围抢区模拟中,带球突入,然后变向再加速摆脱。
严渊先尝试用左脚外脚背拨球强行抹开假想的第一个防守标志盘,然后立刻衔接右脚脚内侧扣球,横拉一步,再从留下的空隙加速穿过第二个标志盘。
第一次尝试,衔接那一步扣球后空间留得太小,差点撞到旁边的标志盘。
球脱开了控制。
严渊原地踩住球。
“横拉太小了,扣球那下的爆发力再强一点,争取多半个身位的空间,球扣出去的角度也再偏右一点点……”他默默复盘。
再次启动,扣球那一下,脚踝瞬间绷紧发力,腿部的蹬地感清晰无比。
“嗖”一下,
球听话地横移出去半米多,他一步跨过,前方豁然开朗,轻松完成加速摆脱。
标志盘安静地立着,没有被碰到一丢丢。
下一组,严渊在标志盘模拟防守压力下的连续高速盘带变向。
他给自己提的要求是,从球场一端带球加速冲刺十五米,然后连续急停变向穿越四组呈弧线排列的标志盘阵列。
在每组阵列之间,严渊只留出了勉强容一人一球通过的空间。
最后接一趟大力低射打向角落里他事先摆好的一个矿泉水瓶。
这个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