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铸漠北
人物表
- 老木:约50岁,宫束班领班,双手布满老茧,腰板微驼却眼神锐利,总揣着半块磨得光滑的青铜残片
- 石头:22岁,力气大却毛手毛脚,常把工具碰得叮当响,最崇拜霍去病
- 小墨:19岁,识得几个字,负责记录器物尺寸,总爱捧着卷残缺的《考工记》
- 瘦猴:20岁,身形单薄却心灵手巧,擅长打磨兵器刃口,说话自带三分笑
- 霍去病:21岁,骠骑将军,银甲亮盔,眉宇间带着少年锐气,声音清朗却有穿透力
- 赵武:25岁,霍去病麾下校尉,沉稳干练,常来工坊传递军情
- 宫束班众人:十余位工匠,各有拿手绝活,日常爱插科打诨
第一幕:营前乱局
场景一:漠北军营,宫束班临时工坊
【幕启】
朔风卷着黄沙,拍在工坊临时搭起的帆布上,发出“哗啦”声响。十几座土灶冒着黑烟,青铜熔液在陶范中泛着暗红光泽,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金属的焦糊味。
石头双手攥着铁钳,正把一块烧得通红的铜坯往砧子上送,脚却不小心勾到了地上的工具箱,锤子、凿子滚了一地,发出“叮铃哐当”的乱响。
“哎哟!”石头手一抖,铜坯差点砸在脚上,他慌忙稳住,脸涨得通红。
瘦猴蹲在一旁打磨戟杆,见状笑得直不起腰,手里的砂纸都掉在了地上:“石头,你这是想把咱们的家伙什都扔去喂狼?还是说,你想跟霍将军的战马比谁力气大?”
“我才没有!”石头急得直跺脚,伸手去捡工具,却不小心碰倒了旁边装青铜碎屑的陶罐,碎屑撒了一地,“完了完了……”
老木从里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着钺戟样式的木牍,看到眼前的乱象,眉头皱了皱,却没发火,只是弯腰捡起一块碎屑,在手里掂了掂:“慌什么?咱们宫束班从长安跟到漠北,是来给大军造兵器的,不是来丢人的。”
小墨捧着《考工记》凑过来,小声说:“老木叔,霍将军方才让人来问,第一批钺戟什么时候能成。听说匈奴左贤王的部落在三十里外游弋,大军随时可能出兵。”
老木点点头,走到砧子旁,指着木牍上的图样:“都过来看看。这钺戟,要把斧钺的劈砍力和长戟的穿刺力融到一起,斧刃得厚三分,戟尖要淬三遍火,这样才能破开匈奴人的皮甲。石头,你负责锻打斧刃,记住,每锤都要落在刃口的正中间,不能偏;瘦猴,你打磨戟尖的时候,要把棱线磨得锋利,不然穿刺力不够;小墨,你盯着火候,铜水的温度差一点,铸件就容易裂。”
“知道了!”三人齐声应道,刚才的慌乱顿时烟消云散。
石头重新架起铜坯,抡起大锤,“嘿”地一声砸了下去,火星四溅。瘦猴捡起砂纸,仔细打磨着戟尖,嘴里还哼着长安城里的小调。小墨则站在土灶旁,手里拿着一根竹片,时不时插进铜水里,观察着铜水的颜色。
老木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从怀里掏出那块青铜残片,轻轻摩挲着。这是他父亲当年在未央宫工坊造兵器时留下的,如今他带着宫束班跟着大军出征,就是想造出最好的兵器,让将士们少流血。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赵武掀开门帘走进来,身上的铠甲还沾着黄沙:“老木领班,霍将军请你们过去一趟,有要事交代。”
第二幕:将军之托
场景二:霍去病军帐
【幕启】
军帐中央挂着一张巨大的漠北地图,上面用红、黑两色标记着敌我双方的位置。霍去病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根木杆,正在和几位将领讨论军情。看到老木等人进来,他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霍将军!”老木等人连忙行礼。
霍去病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不必多礼。我找你们来,是想问问钺戟的进展。方才探子来报,左贤王的部队有异动,可能会在明日清晨突袭咱们的粮草营。”
众人脸色一凛。石头忍不住问道:“将军,那咱们是不是要提前出兵?”
霍去病点头:“没错。我打算今晚就带五千骑兵绕到敌军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但匈奴人的皮甲坚韧,寻常的刀枪很难刺穿,所以我需要你们的钺戟。”
老木上前一步,抱拳道:“将军放心,我们宫束班定在今晚子时前,造出五十柄钺戟,绝不让将士们赤手空拳上阵!”
“好!”霍去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我知道时间紧,条件苦,但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能打赢这一仗,咱们就能切断左贤王与单于的联系,为后续的大战奠定基础。”
他走到老木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木领班,我听说你们宫束班在长安时,就以造兵器闻名。这次漠北之行,辛苦你们了。”
老木连忙道:“将军言重了。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不过是在后方做点分内之事。只要能帮大军打胜仗,再苦再累也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