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闲趣:唐宫画艺传
人物表
1. 老木:宫束班领班,五十余岁,手巧嘴碎,总爱操心众人闲事,画技平平但懂赏画
2. 阿砚:二十出头,宫束班最年轻的工匠,手脚麻利,对画画有股子痴劲,总偷偷临摹名家画作
3. 老赵:四十岁上下,性格沉稳,擅长木雕,闲暇时爱跟着琢磨画画,基本功扎实
4. 瘦猴:二十三四,人如其名,灵活好动,爱凑热闹,画技半吊子却敢下笔
5. 曹霸:唐代着名鞍马画家,年近半百,画风雄浑,技艺精湛,性格温和,乐于分享
6. 韩干:曹霸弟子,三十多岁,年少成名,画法细致,注重写实,虚心好学
7. 小吏:皇宫内侍省小吏,三十岁左右,负责传召工匠,懂些书画常识
第一幕:宫束班闲院,日,外
【场景】宫束班工匠们平日里休息的小院,院角摆着几张旧木桌,桌上散落着刨子、凿子等工具,墙边靠着几扇待打磨的工艺门半成品。院中央的老槐树下,摆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砚台、墨锭和几张糙纸。
【开场】老木蹲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块砂纸打磨工艺门的边角,时不时抬头瞅一眼院里的动静。阿砚趴在石桌上,正对着一张临摹的《照夜白图》发呆,眉头皱得紧紧的。瘦猴蹲在一旁,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小人,画完还凑到阿砚跟前晃悠。
瘦猴
(戳了戳阿砚的胳膊)
阿砚,你这画的马,怎么看着没劲儿啊?你看我画的小人,胳膊腿都带着风呢!
阿砚
(没抬头,手指在纸上轻轻描摹马的轮廓)
别捣乱,这是韩干先生的《照夜白图》,那马是唐玄宗的御马,得画出它的烈性,我总抓不住那股劲儿。
老赵
(从屋里搬出一张木凳,坐在石桌旁,拿起阿砚的画仔细看)
你这线条太拘谨了,韩干先生画马,线条利落,连马的鬃毛都带着张力。你得多观察真马,光临摹不行。
老木
(放下砂纸走过来,凑到画前瞅了瞅)
你们这群小子,正事不干,整天就知道瞎画。咱们是做工艺门的,把门上的花纹雕好才是本分,画这些有啥用?
瘦猴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老木叔,这不是闲得慌嘛!最近宫里的活儿少,咱们总不能天天磨木头吧?再说了,画画能练眼力,对雕花纹也有好处啊!
【小吏从院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神色有些兴奋】
小吏
(冲院里喊)
老木!宫束班的工匠们在吗?有好消息!
老木
(赶紧迎上去)
李吏官,您来了!啥好消息啊?是不是又有新活儿了?
小吏
(笑着摆手)
不是新活儿,是好事!曹霸先生和他的弟子韩干先生,今日在城西的画院切磋画艺,陛下特允宫里的工匠们去观摩,你们宫束班要不要去?
【阿砚、老赵、瘦猴一听,立马围了上来,眼睛里都放着光】
阿砚
(激动地抓住小吏的胳膊)
李吏官,您说的是画鞍马画最厉害的曹霸先生和韩干先生?我们真能去看他们切磋?
小吏
(笑着点头)
可不是嘛!曹先生的画,连陛下都称赞,韩干先生更是青出于蓝。你们要是想去,现在就跟我走,去晚了可就没位置了。
老木
(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院里的半成品)
这……院里还有些活儿没干完呢。
瘦猴
(拉着老木的胳膊晃)
老木叔,活儿啥时候不能干啊!能亲眼见两位先生画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就没了!
老赵
(也帮腔)
老木,瘦猴说得对,观摩名家作画,对咱们雕花纹也有启发,说不定还能学到些本事。
老木
(被说动了,拍了拍大腿)
行!那就去!阿砚,把你的纸笔带上,说不定能记下来些东西。老赵,你也把你那套刻刀带上,万一有机会请教呢。瘦猴,你别瞎捣乱,好好看!
【四人收拾好东西,跟着小吏往城西画院走去,一路上,阿砚还在念叨着要好好观察两位先生的画法,瘦猴则兴奋地跟在后面,东张西望】
第二幕:城西画院,日,内
【场景】宽敞的画院,四周墙上挂着不少画作,有山水、有人物,大多是名家手笔。画院中央摆着两张大案桌,桌上铺着上等的宣纸,砚台里磨好了浓黑的墨,旁边放着各式毛笔和颜料。曹霸坐在一张案桌后,韩干站在他身旁,两人正低声交谈着。画院两侧站着不少来看热闹的文人墨客和工匠,大家都小声议论着,目光紧紧盯着案桌。
【老木、阿砚等人跟着小吏走进画院,找了个靠后的位置站定。阿砚赶紧拿出纸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曹霸和韩干】
曹霸
(拿起一支狼毫笔,在宣纸上轻轻点了点)
韩干,今日咱们不画鞍马,改画花鸟如何?近日院中的牡丹开得正好,还有几只麻雀在花间嬉戏,倒是个好题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