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宫束班·弹棋录
第一场:宫束班作坊 日 内
【晨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堆着榫卯构件、漆料罐的长桌上。宫束班班主老周头蹲在门槛上,手里摩挲着半块刚打磨好的花梨木棋子,眉头皱成疙瘩。】
【五个身着青色短打的年轻工匠围着桌子,你戳我我挤你,活像一群没断奶的雏鸟。】
李大锤:(挠着后脑勺,声音粗得像拉锯)班主,您都瞅这破木头半个时辰了,咱今儿不雕宫灯了?
王小勺:(凑到老周头身边,手指戳了戳木棋子)就是啊班主,这玩意儿方不方圆不圆的,雕出来能当饭吃?
【老周头猛地把木棋子往桌上一拍,吓得几人齐刷刷往后缩。】
老周头:(吹了吹胡子)没见识的憨货!这是弹棋的棋子!昨儿个李少卿家的管家来传话,说贵妃娘娘近来念着弹棋,宫里的棋盘旧了,要咱宫束班赶制一副新的,还得教几个小太监怎么玩!
赵小辫:(眼睛瞪得溜圆,揪着自己的小辫子)弹棋?就是诗里写的“弹棋击筑白日晚”那个?咱……咱还能做这玩意儿?
孙小果:(咽了口唾沫,偷偷摸了摸桌上的漆料)可班主,咱只做过家具、宫灯,这弹棋长啥样,您见过吗?
【老周头噎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棋盘轮廓。】
老周头:(咳嗽两声,硬着头皮)咳咳,当年我跟师父在洛阳,远远瞅过一眼王公贵族玩的。棋盘得是方的,中间要凹下去,像个浅盆,棋子要打磨得溜光,一白一黑,各六枚。
李大锤:(拍着胸脯,把手里的凿子往桌上一放)嗨!不就是做个木盆加木球嘛!包在我身上,保证做得比宫里的洗脸盆还光滑!
【王小勺赶紧拉了拉李大锤的袖子,朝老周头使了个眼色。老周头没好气地瞪了李大锤一眼,拿起纸铺在桌上。】
老周头:别瞎咋呼!这棋盘讲究着呢,得用硬木,防潮还不容易裂。我瞅着库房里那几块紫檀木就不错,你们几个今儿个先把木料刨平,再按这尺寸画样子,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五个工匠凑到桌前,脑袋挤在一起看图纸。赵小辫手指在纸上划来划去,孙小果掏出炭笔在木料上比量,李大锤撸起袖子就要拿刨子,被老周头一把按住。】
老周头:慢着!先把规矩记牢了:第一,木料不能有结疤,不然棋子弹上去会歪;第二,棋盘边缘要打磨成圆弧形,免得硌手;第三,棋子要大小一样,轻重得匀,不然弹起来没劲儿。
王小勺:(点头如捣蒜,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来)班主您放心,我都记着呢!咱宫束班做的东西,从来都是实打实的好活儿,绝不给您丢脸!
【老周头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又叮嘱了几句,转身往作坊外走。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身后“哐当”一声,回头一看,李大锤把刨子掉在了地上,正蹲在地上捡。】
老周头:(无奈地叹气)你们这群憨货,可别给我搞砸了!这要是做不好,咱宫束班往后就别想接宫里的活儿了!
【五个工匠齐声应着,老周头摇着头走了。李大锤捡起刨子,朝众人挤了挤眼,举起刨子就往紫檀木上刨去,木屑飞溅,阳光里顿时飘起一层金红色的细粉。】
第二场:宫束班作坊 三日後 日 内
【作坊里弥漫着木漆的香气,一张打磨好的紫檀木棋盘摆在桌上,棋盘中间微微凹陷,边缘泛着温润的光泽。旁边放着十二枚棋子,六白六黑,个个光滑圆润。】
【老周头拿着棋盘,翻来覆去地看,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五个工匠围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他说话。】
老周头:(放下棋盘,拿起一枚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一弹,棋子在凹面滑了一圈,稳稳停在中间)不错不错,这手艺没白练!棋盘的弧度刚好,棋子也匀实,比我当年瞅见的还好!
【李大锤得意地挺起胸脯,赵小辫揪着辫子嘿嘿笑,王小勺赶紧把装棋子的锦盒拿过来,小心翼翼地把棋子往里放。】
孙小果:(凑到棋盘前,伸手想弹一下棋子,被老周头拦住)班主,咱这棋盘做好了,可咋玩啊?要是太监来问,咱答不上来咋办?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老周头也皱起了眉,他当年只瞅过一眼,哪知道具体的玩法。】
赵小辫:(挠了挠头)我听书的时候,好像听过弹棋是用手指弹棋子,击中对方的棋子就算赢?
李大锤:(撸起袖子,拿起一枚黑棋子,就要往白棋子上弹)那还不简单!就跟咱小时候弹琉璃球一样,谁弹中谁厉害!
【他手一扬,棋子“啪”地弹了出去,没击中白棋子,反而弹到了棋盘边缘,“咕噜噜”滚到了地上,正好滚到刚进门的小太监脚边。】
【小太监穿着一身浅青色宫装,手里拿着个拂尘,吓了一跳,赶紧弯腰捡起棋子。】
小太监:(走进作坊,朝老周头行了个礼)周班主,咱家是来取弹棋的,贵妃娘娘今儿个午后就要玩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