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幕:皇命下达
时间:景德二年(1005 年)
地点:皇宫
【场景】: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内,宋真宗赵恒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重,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
宋真宗(声音洪亮,语气坚定):“众爱卿,朕今日有要事相商。如今天下太平,朕欲命卿等编修一部历代君臣事迹之书,名为《册府元龟》 。此书旨在总结历代兴衰成败,为我大宋后世子孙提供借鉴,意义重大,诸位务必尽心竭力!”
王钦若(出列,恭敬地拱手):“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杨亿(紧随其后,同样拱手行礼):“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定将此书编纂得尽善尽美。”
【其他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表情各异】
大臣甲(小声嘀咕):“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
大臣乙(面露兴奋):“能参与如此盛事,也是我等的荣幸,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第 2 幕:筹备风波
时间:景德二年(1005 年),皇命下达后不久
地点:藏书阁
【场景】:藏书阁内,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香。王钦若和杨亿站在一张堆满书籍的桌前,商讨着编修事宜。
王钦若(眉头微皱,摸着胡须):“杨大人,此次编修《册府元龟》,任务艰巨,人员分工和资料收集得尽快落实。我觉得先从馆阁中挑选一些得力之人,你意下如何?”
杨亿(微微点头,神色认真):“王大人所言极是,但所选之人必须有真才实学,方能胜任此重任。”
王钦若(眼神闪烁,略带深意):“那是自然,不过我有几个亲信,学问也不错,可让他们参与进来,也好帮衬帮衬。”
杨亿(脸色一沉,语气坚定):“王大人,此事关乎重大,选拔编修人员应公正公平,任人唯贤。若安插亲信,恐难服众,也会影响书籍的质量。”
王钦若(有些不悦,提高音量):“杨大人,你这是何意?我也是为了编修之事能顺利进行,我那些亲信绝对可靠。”
杨亿(毫不退让,直视王钦若):“可靠与否,要看学识和能力。若仅凭关系入选,日后工作中若出了差错,谁来担责?我们肩负着陛下的重托,当以国家和学问为重,不能掺杂私人感情。”
【两人互不相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王钦若(生气地拂袖):“好你个杨亿,竟如此固执,难道只有你选的人才行?”
杨亿(拱手行礼,语气缓和了些):“王大人,我并非固执,只是为了编修大业。我们不妨制定一些选拔标准,公开选拔,这样既能服众,也能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
王钦若(沉默片刻,冷哼一声):“哼,那就依你所言,制定选拔标准,但若选出的人不行,杨大人可得负责。”
杨亿(坚定地):“若选出之人不能胜任,我自当承担责任。但我相信,只要公正选拔,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
第 3 幕:资料收集趣事
时间:筹备期
地点:各地藏书处
【场景 1:认错古籍版本】:在一处地方藏书处,编修人员甲正兴奋地在书架间翻找着资料。他突然眼睛一亮,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书,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编修人员甲(自言自语):“哈哈,终于让我找到了,这本肯定是珍贵史料,说不定能为《册府元龟》增色不少。”
【他抱着书匆匆回到临时整理处,正好碰到编修人员乙】
编修人员甲(炫耀地把书递给乙):“你看,我找到的,这版本可少见。”
编修人员乙(接过书,仔细翻看了几页,忍不住笑出声):“你呀,这就是一本普通的启蒙读物,虽然有些年头,但和我们要找的资料差远了。”
编修人员甲(一脸尴尬,挠挠头):“啊?不会吧,我还以为捡到宝了呢。”
【周围的其他编修人员听到笑声,纷纷围过来,看到那本书后,也都忍俊不禁】
编修人员丙(调侃道):“老兄,下次可看仔细了,别再把普通书当宝贝啦。”
【场景 2:藏书阁被呛】:在另一处藏书阁,这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气息。编修人员丁和戊正在高高的书架上寻找资料,他们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一本本积满灰尘的书籍。
编修人员丁(一边翻书,一边咳嗽):“咳咳,这藏书阁多久没人来了,这灰尘也太大了。”
编修人员戊(同样被呛得不行,用手扇着灰尘):“可不是嘛,希望能找到有用的资料,不然这罪可就白受了。”
【就在这时,编修人员丁不小心碰到了一本放置不稳的书,那本书 “啪” 的一声掉落在地,顿时扬起一阵更大的灰尘】
编修人员丁(惊慌失措):“哎呀,糟了!”
【两人被灰尘笼罩,不停地打喷嚏,眼泪都快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