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场:集结
**
时间:明朝洪武十八年,清晨
地点:工艺门宫束班驻地
人物:宫束班众人、班主
【众人被紧急召集到驻地的院子里,睡眼惺忪,交头接耳。班主一脸严肃地走上前】
班主:(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弟兄们!今日把大家叫来,是有一项重大任务。朝廷下令,咱们宫束班要前往桂林,重建舍利塔!
【众人闻言,顿时炸开了锅,兴奋与紧张交织在脸上】
工匠甲:(眼睛放光,激动地说)哇,重建舍利塔?那可是大事啊!听说那塔历史悠久,不知啥模样。
工匠乙:(皱着眉头,有些担忧)桂林那么远,这一路可得吃不少苦,也不知要花多久才能到。
工匠丙:(挠挠头,憨笑着)管他呢,能参与重建舍利塔,那可是咱的荣幸,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
第 2 场:启程
时间:上午
地点:从驻地到前往桂林的路上
人物:宫束班众人
【众人迅速回房收拾行囊,将工具、衣物等仔细打包,然后齐聚院子。他们背着行囊,手持扁担,精神抖擞地站在班主面前】
班主:(看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此次前往桂林,路途遥远,大家务必小心谨慎。一路上要相互照应,不可擅自离队!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于是,宫束班众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沿着蜿蜒的驿道前行,一路上,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路边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众人有说有笑,谈论着即将重建的舍利塔,憧憬着未来的成就】
工匠甲:(兴致勃勃地比划着)我听说那舍利塔是喇嘛式砖塔,塔基还有四门相通,真好奇重建时会遇到啥难题。
工匠乙:(笑着拍了拍甲的肩膀)管他呢,咱们宫束班还怕这些?到时候齐心协力,肯定能建好!
【走着走着,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转眼间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众人赶忙从行囊中拿出蓑衣和斗笠,穿戴整齐】
工匠丙:(望着天空,无奈地说)这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还好咱们早有准备。
【雨越下越大,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众人的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有人不小心滑倒,其他人连忙上前搀扶】
工匠丁:(滑倒后被扶起,感激地说)多谢兄弟,这路可真难走。
工匠戊:(鼓励道)大家加把劲,找个地方避避雨,等雨小些再走。
【众人相互扶持着,艰难地前行,终于在前方找到了一个破旧的亭子。他们纷纷走进亭子,抖落身上的雨水,稍作休息】
工匠甲:(喘着粗气,抱怨道)这雨下得也太大了,不知何时才能停。
工匠乙:(望着雨幕,坚定地说)别着急,总会停的。咱们出来干这行,这点风雨算啥,等雨一停,咱们就继续赶路,早点到桂林,早日开工。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重建舍利塔的坚定决心和期待 】
第 3 场:初到桂林
时间:傍晚
地点:桂林城内,开元寺遗址
人物:宫束班众人
【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众人终于抵达桂林城。城门处,人流熙攘,热闹非凡,街边店铺林立,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众人被眼前的繁华景象吸引,不禁放慢了脚步】
工匠甲:(兴奋地左顾右盼,感叹道)哇,这就是桂林城啊!果然热闹,比咱们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都繁华!
工匠乙:(深吸一口气,笑着说)嗯,空气中都弥漫着不一样的气息,还能闻到美食的香味,真让人馋得慌。
工匠丙:(望着周围的人群和建筑,好奇地说)这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咱们家乡大不相同,看那些人的穿着打扮,还有这建筑风格,真有意思。
【众人边走边看,欣赏着桂林城的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开元寺遗址。遗址上,旧塔虽已破败,但仍能看出其曾经的宏伟。宫束班众人围在旧塔前,仔细观察着,讨论着重建方案】
班主:(眉头微皱,神情专注地围着塔基踱步,然后指着塔基说)大家看,这塔基为方形四门相通,虽有损坏,但结构还算完整。重建时,要先稳固塔基,确保基础牢固。
工匠甲:(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没错,塔基是关键。这南门刻着 “舍利宝塔”,西门刻着 “南无阿弥陀佛”,重建时这些字迹可不能丢,得原样恢复。
工匠乙:(仰望着塔身,摸着下巴分析道)塔身呈覆钵形,现在有些倾斜,重建时得重新校准,保证塔身垂直,这样才能稳固。
工匠丙:(看着塔刹部分,挠挠头说)塔刹由伞盖、五重相轮及宝珠形铜顶构成,如今伞盖和相轮都有损坏,铜顶也不知去向。这些都得重新打造,可这工艺,不知咱们能不能做好。
班主:(拍了拍丙的肩膀,鼓励道)别怕,咱们宫束班什么活没干过?只要齐心协力,没有做不好的。这几天,大家先四处收集材料,同时仔细研究旧塔结构,争取早日开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