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初入工艺门
**
时间:明嘉靖年间
地点:工艺门宫束班工坊
人物:一群憨货新成员、顾兰玉、韩希孟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工艺门宫束班的工坊内,屋内摆满了绣架、丝线和各种精美绣品。顾兰玉和韩希孟正在指导其他绣工刺绣,她们手法娴熟,针法灵动,一旁摆放着几幅文人画,正是她们刺绣的蓝本。】
憨货甲(探头探脑地走进来,一脸好奇):这就是工艺门的宫束班?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憨货乙(跟在后面,眼睛瞪得大大的):哇,这些绣品也太精美了吧!
【其他憨货们也纷纷涌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惊叹和好奇,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顾兰玉(抬起头,看了看这群憨货,微微一笑):你们是新来的?既然来了,就安静些,莫要打扰大家刺绣。
韩希孟(也停下手中的活,温和地看着他们):想学刺绣,可得有耐心和细心。
【憨货们连忙点头,安静下来,眼睛却依旧盯着那些精美的绣品,被深深吸引。其中一幅绣着山水的作品,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树木葱茏,溪流潺潺,针法细腻,配色清雅,仿佛将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还有一幅花鸟绣品,鸟儿栩栩如生,羽毛根根分明,花朵娇艳欲滴,仿佛散发着阵阵芬芳。】
憨货丙(忍不住轻声说):这真的是绣出来的吗?简直跟画一样!
憨货丁(附和道):是啊,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刺绣。
第二幕:艰难学艺
时间:数月后
地点:工坊
人物:憨货成员、顾兰玉、韩希孟
【工坊内,憨货们围坐在绣架前,开始了顾绣的学习。他们手中拿着绣针和丝线,表情既紧张又兴奋。】
顾兰玉(走到憨货甲身边,看着他笨拙的动作,微笑着说):别着急,先从最基础的针法学起,握针的姿势要正确。
【憨货甲努力调整着姿势,但还是显得有些生硬,针在他手中总是不听使唤,扎到了手指,疼得他 “嘶” 了一声。】
憨货甲(皱着眉头,一脸懊恼):这也太难了,我老是扎到自己。
韩希孟(走过来,轻轻拿起憨货甲的手,耐心地指导):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多练习就好了。你看,下针的时候要稳,速度不要太快。
【然而,憨货们状况百出。憨货乙的针法歪歪扭扭,完全不成样子;憨货丙配色混乱,原本淡雅的文人画颜色被他配得乱七八糟。】
憨货乙(看着自己绣的歪歪扭扭的线条,沮丧地说):我怎么连条直线都绣不直啊,这顾绣也太难了。
憨货丙(拿着自己配色失败的绣布,苦着脸):这颜色怎么配都不对劲,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学顾绣。
【其他憨货们也纷纷露出灰心丧气的表情,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顾兰玉(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鼓励道):大家别灰心,顾绣讲究以针代笔,模仿书画意境,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去领悟。你们看这幅山水绣品,(拿起一幅绣品展示给大家)远处的山峦用淡墨色的丝线,通过不同的针法来表现出层次感,就像画家笔下的墨韵;近处的树木,要用不同深浅的绿色丝线,表现出树叶的繁茂和生机。只要你们用心去感受,去练习,一定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韩希孟(也点头附和):是啊,顾绣的特色就在于细腻和精致,每一针每一线都要绣理分明。比如绣人物的面部,要用极细的丝线,针法要轻柔,才能表现出肌肤的质感和神态。大家不要害怕犯错,大胆去尝试,我们会一直陪着你们。
第三幕:危机出现
时间:又过数月
地点:工坊、权贵府邸
人物:憨货成员、顾兰玉、韩希孟、权贵
【工坊内,憨货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刺绣技艺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针法逐渐熟练,配色也越来越有感觉,能够绣出一些简单而精美的图案。】
憨货甲(兴奋地拿着自己绣好的花鸟绣品展示给大家):你们看,我这幅花鸟图,是不是比之前好多了?
憨货乙(点头称赞):确实,这鸟儿的羽毛绣得真细致,颜色也配得好。
【大家正高兴地交流着,顾兰玉和韩希孟匆匆走进来,表情略显凝重。】
顾兰玉(神色严肃):大家先停下手中的活,有件事要告诉你们。有一位权贵听闻顾绣之名,要求定制一幅大型的顾绣作品,限定我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否则就要严惩。
【众人听闻,顿时一片哗然,面露惊恐之色。】
憨货丙(担忧地说):几个月时间,这么短,我们能完成吗?这可是大型作品啊。
憨货丁(也附和道):是啊,压力太大了,万一做不好,我们可就惨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陷入了焦虑和担忧之中,对完成任务没有信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