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岁月似乎总比山外流淌得缓慢一些,却又在不知不觉间,将成长的印记刻进年轮里。林尘在蕴灵玉的辅助和自身勤修不辍下,《蕴灵诀初篇》已然纯熟,丹田内的灵气已从一缕涓流壮大至溪流般充盈自如。他虽无人指点,全凭玉中口诀自行摸索,却也隐隐感觉到,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个无形的界限,再难有初时那般迅猛的进境。这大概就是修炼路上所谓的“瓶颈”吧,他暗自思忖。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尘正在屋后空地上练习一套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强身健体的粗浅拳法,动作间已隐隐有灵气自发流转,使得拳风都比寻常猎户凌厉几分。忽听得村口方向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骚动,夹杂着村民们的惊呼声和孩童兴奋的奔跑叫嚷。
“仙师!是仙师来了!”
“快去看啊,青岚宗的仙师来我们村了!”
青岚宗?仙师?
林尘拳势一收,心中猛地一跳。这个名字,他曾在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讲述的山外传说中听到过。那是苍梧山脉方圆千里之内,凡人眼中如同云端神殿般的修仙宗门,是能呼风唤雨、御剑飞行的仙人居住的地方。他们怎么会来到林家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一股难以抑制的好奇与隐隐的期待涌上心头。他看了一眼还在屋内忙碌早饭的父亲,略一迟疑,便跟着人流向村口跑去。
村口那棵不知活了多少岁月的老槐树下,此刻已围满了村民,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带着敬畏、好奇又有些惶恐的神情。人群中央,站着两名身着统一制式青衫的年轻人。
这两人看上去都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俊朗,身姿挺拔,与周围皮肤粗糙、衣着朴素的村民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神情平淡,眼神扫过村民时,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疏离感,仿佛在看另一个世界的生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清气,让人不敢直视,正是村民们口中“仙师”的气度。
林尘挤在人群边缘,悄悄打量着这两位青岚宗修士。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从这两人身上散发出的气息,远比自己丹田内那点微末灵气要浩瀚、精纯得多,如同溪流之于江河。这就是真正的修仙者吗?他心中震撼,同时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向往。
其中一位面容稍显冷峻的修士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在场适龄的孩童少年,声音清朗,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二人乃青岚宗外门执事弟子,奉宗门之命,巡游四方,寻觅有缘身具灵根者,引入仙门。尔等村中,年满十岁、未满十六者,皆可上前一试。”
话音刚落,人群又是一阵骚动。有灵根,就能拜入仙门,学习仙法,这是多少凡人梦寐以求的机缘!家长们纷纷将自家孩子往前推,脸上充满了期盼。
另一位面容相对和善些的修士,从腰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布袋里(林尘后来才知道,那叫“储物袋”),取出一块约莫巴掌大小、通体浑圆、色泽黝黑的石头。石头表面光滑,隐隐有光华内蕴。
“此乃‘测灵石’,”那修士解释道,“尔等依次上前,将手掌覆于石上,凝神静气即可。石显光芒,便是有灵根,光芒色泽与强弱,对应灵根属性与资质。”
测试开始了。第一个上前的是村东头张猎户家的儿子,虎头虎脑,平日里力气最大。他紧张地将手按在测灵石上,憋得满脸通红,但那黑石却毫无反应。冷面修士淡淡道:“无灵根,下一个。”
张猎户儿子满脸失望地退下。
接着,村长的孙女、李木匠的小儿子……一个个孩子满怀希望地上前,又大多垂头丧气地退下。测灵石始终沉寂如夜。村民们的情绪从最初的兴奋,渐渐变得有些低落。看来,这仙缘,并非人人可得。
轮到赵虎了。他是村里屠夫的儿子,比林尘大两岁,长得膀大腰圆,平日就喜欢以力气欺负同龄人。他昂首挺胸走上前,大手一把按在测灵石上,还故意用了些力。令人惊讶的是,测灵石竟然真的泛起了微光,是一种暗淡的土黄色光芒,闪烁不定。
“咦?”和善修士微微挑眉,“下品土灵根,资质虽寻常,倒也勉强够得上宗门最低标准。你可愿随我等前往青岚宗?”
赵虎闻言,喜形于色,激动得连连点头:“愿意!我愿意!”他得意地环视了一圈周围羡慕的孩童,目光扫过林尘时,还带着一丝挑衅。赵屠夫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儿子已经成了仙人。
测试继续,又过了几个依旧无灵根的孩子,终于轮到了林尘。
林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与期待,走上前去。他能感觉到那两位修士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似乎比其他孩子停留得更久一些,或许是因为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沉静些?
他将手掌轻轻覆在冰凉的测灵石上。触手的瞬间,他下意识地收敛了体内自行运转的灵气,生怕被看出什么异常。然而,就在他手掌接触石面的刹那,测灵石内部,一点微弱的、却十分纯粹的蓝色光华,悄然亮起,如同夜空中一颗遥远的寒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