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味·鱼羊鲜火锅”在川中市的成功,让史国栋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四川市场。他深知,要在全省范围内打响品牌,每一步都得走得坚实而精准。
为了深入了解各地市场,史国栋带着团队开启了漫长的市场调研之旅。他们奔波于成都、绵阳、自贡、泸州、攀枝花、康定和广元等城市,穿梭在大街小巷,观察当地的餐饮业态,分析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饱和度。
在成都,繁华的春熙路商圈人流如织,各类火锅店琳琅满目,竞争异常激烈,但史国栋看到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消费者,对美食的接受度高,只要能脱颖而出,就能打开通往全国市场的大门。成都也有许多从重庆引进来的火锅,但由于大多过于在意成都本地化,导致重庆老火锅在成都变成了“四不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史国栋在“川渝味·鱼羊鲜火锅”成都店的筹划研发中,坚持重庆老灶火锅风味保持不变,只是将辣味等级结合成都人特点进行了调低,将重庆原超特辣味在成都取消,把重庆的超辣变成了成都店的特辣,把重庆的中辣变成了成都店的超辣,把重庆的微辣变成了成都店的中辣,把重庆的微微辣变成了成都店的微辣。辣味适中的口感、加上原汁原味的重庆老灶火锅味道,再加上足不出蓉吃上正宗重庆火锅的广告效应,“川渝味·鱼羊鲜火锅成都店必定能风生水起,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火遍蓉城。”史国栋心里想。
在成都的选址上,团队当时经过反复筛选和评估,最终锁定了高新区的一个商业综合体。这里写字楼密集,年轻白领众多,周边高档小区较多,消费能力强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非常符合“川渝味·鱼羊鲜火锅”的目标客户定位。
然而,在与商业综合体的招商部门洽谈时,史国栋遇到了难题。对方对品牌在成都的知名度表示担忧,租金价格和入驻条件也十分苛刻。史国栋并没有退缩,他向招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品牌在川中市的发展历程、独特的口味和经营模式,还拿出了市场调研报告和未来的营销推广计划,展示了品牌的潜力和发展前景。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
店铺装修期间,史国栋亲自驻扎在成都,监督每一个施工环节。他要求设计师在保持品牌统一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成都元素,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用餐环境。店内的墙壁上绘制了成都的标志性景点,如武侯祠、锦里,还设置了一个展示重庆与成都文化交融“巴渝当代亲兄弟、巴渝自古是一家”的特色文化展示区域,还摆放着两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历史上共同创造老四川人精彩的历史典故和方案说明,让人们对巴渝的饮食文化和火锅文化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史国栋从川中市的总店和分店抽调了一批骨干员工,作为成都店的核心力量,同时在当地招聘了大量新员工。为了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品牌文化,他延长了培训周期,除了常规的服务技能和火锅制作培训外,还增加了品牌历史、企业文化和成都市场特点等课程。培训结束后,新员工们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对品牌充满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都店开业前夕,史国栋策划了一系列预热活动。他邀请了成都当地的知名美食博主、网红达人和演艺名人提前到店体验,借助他们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这些博主们被独特的鱼羊鲜火锅口味和富有特色的店内环境所吸引,纷纷在网上发布好评和推荐,一时间,“川渝味·鱼羊鲜火锅”在成都的美食圈引起了广泛关注。
开业当天,成都店门口排起了长队,热闹非凡。店内座无虚席,服务员们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服务,史国栋则在店内忙碌地穿梭,关注着每一个细节,确保顾客有良好的用餐体验。顾客们对火锅的口味赞不绝口,对店内的环境和服务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火锅味道太巴适了,既有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又有鱼羊鲜的独特风味,在成都还是第一次吃到。”一位顾客在品尝后兴奋地说道。
成都店成功以后,史国栋并没有止步不前。回到川中市后,史国栋与团队闭门商讨多日,制定了详细的省内拓展方案。他们决定以成都为核心突破口,依托这座美食之都站稳脚跟,再向周边的省内城市辐射。于是,他又开始了在四川各城市的调研、拓展和推广之旅。
在绵阳,团队发现当地居民对火锅的喜爱毫不逊色,且更倾向于性价比高、口味独特的火锅店。史国栋默默记下这些细节,思考着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不同城市的需求。史国栋带领拓展团队,积极与绵阳当地的餐饮从业者交流,了解食材供应、租金成本、人力市场等情况,为后续的开店计划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了找到合适的店面,史国栋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最后在中介的帮助下,我筛选出几个合适的位置,经过多番对比,最终选定了一处位于商业街附近、人流量大且租金在预算范围内的店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