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姆领着史国栋走进店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正好能看到店里的烹饪区,透明的玻璃隔断里,厨师正用单独的厨具处理羊肉,旁边的墙上挂着醒目的“沙里亚认证预备中”的牌子,是阿卜杜勒下午临时挂上去的。
“我想先从吉达开始。”卡里姆指着窗外,“吉达是沙特的港口城市,游客多,而且有很多中国商人,他们肯定会喜欢中式火锅。不过,史先生,我有个顾虑——沙特的清真标准非常严格,您能保证所有食材和设备都符合要求吗?”
史国栋从包里掏出斯里兰卡的哈俩里认证文件,还有国内工厂刚发来的沙里亚认证准备计划,递给卡里姆:“卡里姆先生,您看,我们在斯里兰卡已经通过了当地的哈俩里认证,现在国内工厂正在准备沙里亚认证,所有原料都会从符合沙特标准的国家进口,生产设备也会单独划分。而且,我们会派阿卜杜勒去沙特帮忙,他熟悉清真餐饮的运营,能确保店里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教义。”
卡里姆接过文件,仔细翻看着,时不时点头。他翻到员工培训手册那一页,看到上面详细记录了“给客人上菜必须用右手”“避免在客人面前提猪肉、狗肉”等注意事项,忍不住笑了:“史先生,您考虑得比我还周全。我之前在沙特吃过一家中餐馆,服务员不小心用左手给我递了餐具,我再也没去过。您的团队这么注重细节,我很放心。”
阿卜杜勒在一旁补充道:“卡里姆先生,我们店里的员工都是当地穆斯林,每个人上岗前都要接受宗教礼仪培训,比如祈祷时间要安排员工轮休,不能让客人等太久。要是在沙特开店,我们还会根据当地的祈祷时间调整营业时间,确保不影响客人用餐。”
卡里姆听完,立刻拍了板:“史先生,我决定加盟了!我明天就回吉达,找合适的商铺,您这边尽快把沙里亚认证的资料准备好,咱们争取三个月内开业。”
送走卡里姆,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坐在店里,看着食客们热闹的样子,心里都松了口气。阿卜杜勒端来两碗鱼羊鲜清汤,笑着说:“史先生,您之前说要把店开到其他国家,现在沙特的机会来了,接下来是不是要去马尔代夫了?”
史国栋喝了口汤,鲜美的味道里带着点当地香茅的清香——这是阿卜杜勒根据斯里兰卡人的口味调整的,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他点点头:“马尔代夫那边,拉贾的亲戚已经在帮忙联系酒店了,估计下周就能有消息。不过,马尔代夫全是海岛,食材运输是个大问题,咱们得在当地找供应商,或者跟航空公司合作,确保食材新鲜。”
李秘书长掏出手机,翻出拉贾发来的消息:“拉贾说他亲戚在马尔代夫的马累有个食材批发市场,里面有不少中国商人在卖蔬菜和菌菇,咱们可以先从那儿采购素食食材,肉类的话,跟斯里兰卡的哈俩里供应商合作,用冷链运过去。”
“可行。”史国栋放下碗,拿出笔记本,开始写马尔代夫的筹备计划,“马尔代夫的游客多,咱们可以在酒店里开‘迷你火锅店’,主打单人小锅,方便游客点餐;汤底除了麻辣和清汤,再加点热带水果,比如菠萝、芒果,符合游客的口味。还有,马尔代夫的环保要求特别严,店里的餐具必须用可降解的,不能用一次性塑料。”
接下来的几周,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兵分两路:史国栋留在斯里兰卡,处理沙特加盟店的筹备事宜,跟国内工厂对接沙里亚认证的进度,还特意请了沙特当地的宗教人士远程指导,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李秘书长则去了马尔代夫,跟着拉贾的亲戚考察马累的食材市场,跟当地的酒店谈合作,还找了装修公司,设计符合马尔代夫海岛风格的火锅店。
李秘书长在马尔代夫考察的第三天,就发来了好消息:马累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同意跟他们合作,在酒店的餐厅里划出一块区域做川渝味道的火锅店,酒店负责客源,他们负责运营,利润分成。而且,酒店还提供冷链仓库,方便他们储存食材。
“史总,酒店的负责人说,他们之前引进过泰国菜和日本料理,都没火起来,就想找个有特色的中式餐饮,咱们的火锅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李秘书长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还跟当地的环保机构沟通了,他们说只要咱们用可降解餐具,就能快速拿到环保许可证。”
史国栋听到这儿,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他挂了电话,刚好看到阿卜杜勒拿着沙特沙里亚认证的初步审核报告走进来:“史先生,国内工厂发来消息,沙里亚认证的初步审核通过了,接下来只要完成现场考察,就能拿到正式证书。"
阿卜杜勒接着说:"卡里姆先生也说,吉达的商铺已经找好了,就在市中心的商业街,周围有很多写字楼和居民区,人流量特别大。”
“太好了!”史国栋接过审核报告,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他想起刚到斯里兰卡的时候,面对宗教禁忌和食材难题,他还曾犹豫过要不要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