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雨还没停,淅淅沥沥的水珠顺着出租屋漏雨的窗台往下滴,在地面积成一小滩水洼。陈凡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沿,指尖捏着一本崭新的红色产权证——那是三天前刚办下来的城中村商铺产权,系统首签奖励之一。
产权证封面还带着油墨味,陈凡翻开来,目光落在“房屋地址”那栏:城中村菜市场入口东侧第三间,面积二十平米。他记得那天去办过户时,工作人员看他的眼神带着疑惑,大概是没想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T恤的年轻人,会突然拥有一间位置不错的商铺。陈凡当时没解释,只是按流程递材料、签字,全程没超过十分钟,和他做任何事一样,简洁到近乎刻板。
现在,他需要把这间商铺租出去。
打零工的日子已经让他厌烦到了极点——前几天被赵虎克扣工资,若不是系统签到给了民警好感度,恐怕还得跟那群混混纠缠;房东王翠兰隔三差五上门催租,尖酸的话像针一样扎人。虽然系统已经给了十万现金,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陈凡很清楚,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商铺的租金才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能让他彻底摆脱“靠体力换饭吃”的底层困境。
他拿出老旧的智能手机,屏幕边缘裂了道缝,还是去年打零工攒钱买的二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找到之前存下的一家本地中介的电话——就在菜市场附近,叫“诚信中介”,离商铺不远,方便对接。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通,那边传来一个略带不耐烦的男声:“喂?谁啊?有事儿快说,忙着呢。”
“租商铺。”陈凡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像在陈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城中村菜市场入口,二十平,报市场价。”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大概是没料到对方这么直接,语气缓和了些:“你是房东本人?那商铺我知道,位置挺好的,不过租给做餐饮的还是零售?有没有什么限制?”
“没限制,能付租金就行。”陈凡答得干脆,“今天能看房吗?”
“能啊,你现在在哪?我让店员过去接你。”
“不用,我十分钟到中介门口。”
挂了电话,陈凡把产权证塞进帆布包,又拿了把破伞,推门走进雨里。城中村的路泥泞不堪,污水溅到裤腿上,他却像没看见一样,脚步平稳地往前走。路过之前打零工的工地时,还能看到赵虎带着几个混混在门口抽烟,赵虎瞥见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忌惮,别过脸没敢上前——上次被民警当场喝止后,赵虎就知道陈凡不好惹,再没找过他麻烦。
陈凡没理会,径直走过工地,拐进一条小巷,很快就看到了“诚信中介”的招牌。中介门店不大,里面摆着两张办公桌,一个穿白衬衫的年轻店员正趴在桌上玩手机,看到陈凡进来,抬头愣了愣:“你是……刚才打电话租商铺的?”
“嗯。”陈凡点头,把帆布包里的产权证掏出来,放在桌上,“证件在这,现在能去看房吗?”
店员拿起产权证翻了翻,看到“权利人:陈凡”几个字时,眼神变了变——之前以为是房东委托的年轻人,没想到真是产权本人,看陈凡的穿着,实在不像能在菜市场有商铺的人。但证件没问题,店员也没多问,赶紧起身:“能,我这就带你去,刚好有个客户想找菜市场附近的铺子做早餐,说不定能成。”
两人撑着伞往商铺走,店员一边走一边搭话:“哥,你这商铺位置真不错,菜市场入口,人流量大,做早餐、卖卤味都合适,之前有人想租,房东一直没松口,没想到现在是你的了。”
陈凡没接话,只是跟着店员往前走。他不擅长也没兴趣和人闲聊,对他来说,只要能把商铺租出去,拿到租金,过程越简单越好。
很快就到了商铺门口。商铺目前是空的,之前的租户是个卖水果的,租期到了搬走了,墙面有些斑驳,但空间方正,水电都通,门口还有一块小空地,能摆两张桌子。店员掏出钥匙打开门,笑着说:“你看,里面干干净净的,租户拎包就能用,省得装修了。”
陈凡走进商铺,目光扫了一圈,没说话,算是默认。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对中年夫妻撑着伞走过来,女的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看到店员,赶紧打招呼:“小王,你说的铺子就是这间?”
“张姐,李哥,就是这儿,快进来看看。”店员热情地迎上去,又指了指陈凡,“这是房东陈哥,你们有啥需求直接跟陈哥说。”
张姐和李哥走进商铺,眼睛一亮——菜市场入口的位置,对做早餐来说简直是黄金地段,早上买菜的人多,不愁没生意。张姐忍不住摸了摸墙面,笑着对陈凡说:“小伙子,你这铺子真好,我们夫妻俩想做早餐,卖包子、豆浆,你看合适不?租金能不能便宜点?我们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
李哥也跟着附和:“是啊,房东,我们可以签长期合同,一年起租,租金能不能少两百?一个月四千八就行,我们之前看的铺子都要五千多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