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号” 教学舰驶入星尘迷雾星域时,舷窗外的景象瞬间被一片混沌笼罩 —— 淡灰色的星尘与乳白色的迷雾交织在一起,缓慢流动,如同凝固的云海。与其他星域不同,这里的地脉信号被星尘严重屏蔽,教学舰的探测仪屏幕上,绿色的地脉信号时隐时现,如同风中残烛,实习守护者们脸上都露出了紧张的神情 —— 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 “信号完全不可控” 的地脉环境。
“星尘迷雾星域的核心是‘地脉能量与星尘能量共生且信号易屏蔽’。” 小萤站在舰桥,指着窗外的星尘迷雾,向实习守护者们讲解,“这里的星尘能吸收能量波、折射信号,导致地脉能量既难以探测,又容易因星尘包裹而‘休眠’;而星尘能量则需要地脉能量维持活性,一旦地脉休眠,星尘会变成‘死尘’,彻底封锁地脉。今天的培训主题,就是‘星尘 - 地脉信号追踪与能量唤醒’,核心是学会‘在屏蔽环境中,用信念与技术找到地脉的踪迹’。”
教学舰停靠在星尘迷雾星域的 “星尘监测站” 后,小萤团队带着实习守护者们前往核心区 “星尘地脉带”—— 这里保留着当年激活的 “星尘守护矩阵”,矩阵释放的淡金色能量场能削弱星尘的屏蔽效果,维持着地脉与星尘的基础共生。监测站的守护者为培训准备了 “星尘穿透探测仪” 和 “地脉唤醒符文”,前者能在星尘中捕捉微弱的地脉信号,后者则可通过星金能量唤醒休眠的地脉。
“第一个任务是‘星尘中的地脉信号追踪’。” 阿木取出二十台 “星尘穿透探测仪”,分发给实习守护者,“仪器显示的绿色光点越亮,说明距离地脉越近;如果光点闪烁,代表星尘浓度过高,需要调整探测角度。现在,你们分组进入星尘地脉带,在规定时间内找到预先标记的 3 个地脉节点,记录每个节点的能量浓度 —— 记住,一旦信号消失,不要慌乱,星金符文能帮你们重新定位。”
实习守护者们分成五组,带着探测仪和迷你星金符文进入星尘迷雾。小霜组刚进入迷雾,探测仪的光点就开始闪烁,从明亮的绿色变成微弱的淡绿,小霜立刻想起小萤的提醒,取出迷你星金符文贴在探测仪上 —— 符文的金光与探测仪能量融合,光点瞬间变得清晰,指向左侧 50 米处的第一个地脉节点。
“原来星金符文是‘信号锚点’!” 小霜兴奋地说,之前在其他星域学到的 “依赖设备” 思路,在这里完全不适用 —— 星尘迷雾中的守护,更需要 “设备 + 信念符文” 的双重支撑。而小羽组则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他们的探测仪突然完全黑屏,信号彻底消失。小羽没有慌乱,而是取出之前在风语星域得到的 “风语符文吊坠”—— 吊坠能感知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顺着吊坠指引的方向,他们在一片星尘漩涡中,找到了被星尘包裹的地脉节点。
“星尘迷雾中的地脉,就像捉迷藏的孩子,需要我们用耐心和智慧寻找。” 小羽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这是她第一次在完全失去设备信号的情况下,依靠辅助符文和能量感知找到地脉,成就感远超以往。
就在所有小组都完成信号追踪任务时,星尘监测站的警报突然响起 —— 星尘地脉带东侧的星尘浓度骤增,从正常的 30% 飙升至 70%,监测站的主探测仪完全失去地脉信号,只能通过星尘守护矩阵的能量反馈,判断该区域的地脉已进入 “休眠状态”。“星尘浓度过高会形成‘星尘茧’,包裹地脉节点,让地脉彻底失去活性!” 监测站守护者焦急地说,“如果不及时唤醒,地脉会在 24 小时内彻底枯萎,周边的星尘也会变成死尘,引发连锁屏蔽!”
小萤立刻召集实习守护者:“这是星尘迷雾星域最棘手的危机!星尘茧不仅屏蔽信号,还会吸收地脉能量,我们需要先破除星尘茧,再唤醒休眠的地脉。现在,你们分组讨论方案,二十分钟后告诉我你们的思路!”
各组展开激烈讨论。小霜组认为应该用星尘守护矩阵的能量强行吹散星尘茧;小薇组提出,用大量地脉能量结晶注入星尘茧,直接唤醒地脉;而小羽组却有不同想法:“强行吹散星尘会导致星尘扩散,污染更多区域;大量注入能量可能让地脉过载!我们应该先用星金符文构建‘信号引导阵’,穿透星尘茧定位地脉核心,再用少量地脉本源能量,分阶段唤醒地脉 —— 这样既安全,又能避免星尘扩散。”
小萤对小羽组的方案给予高度认可:“星尘迷雾的守护,最忌讳‘暴力干预’。星尘茧虽然危险,但也是星尘能量的聚合体,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而非‘破坏’,在唤醒地脉的同时,维持星尘与地脉的共生平衡。”
她带领众人来到星尘茧所在区域,取出三十枚星金符文,按 “六边形信号引导阵” 的形状,围绕星尘茧嵌入星尘中 —— 这是当年激活星尘守护矩阵时用到的符文布局,能通过星金的能量传导性,穿透星尘屏蔽,定位地脉核心。实习守护者们分成三组行动:小霜组负责用星尘穿透探测仪,配合符文阵的信号反馈,精准标记地脉核心位置;小薇组操作 “微型能量导管”,将星尘守护矩阵的能量导入符文阵,为破除星尘茧提供能量支撑;小羽组则准备地脉本源结晶,磨成粉末后与星金粉末混合,制成 “唤醒剂”,等待核心定位后注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