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药谷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萧夭踩着露水走进新药圃时,阿竹已经在那里忙活了。他手里拿着灵力计量仪,正蹲在一株改良版清灵草前,小心翼翼地注入灵力,计量仪的淡蓝色光晕停在“五”的刻度上,不多不少,正好符合萧夭制定的“中午五成灵力”的标准。
“看来你已经掌握诀窍了。”萧夭走过去,笑着说。阿竹抬起头,脸上沾了点泥土,却难掩兴奋:“萧大人,您这计量仪太好用了!昨天我按您说的方法,把所有灵草都浇了一遍,没有一株蔫的,叶片上的纹路还更亮了呢!”他说着指了指灵草的叶片,那些银色的分子结构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比昨天清晰了不少。
萧夭蹲下身,仔细观察叶片,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灵力吸收得很好。再过五天,咱们就能采收了。今天下午,你跟我去灵脉泉眼取些泉水回来,准备做‘灵力疫苗’的稀释剂。”
“好嘞!”阿竹爽快地答应了,又想起什么,“对了大人,昨天萧前辈来找您,说他按您画的曲线图,试着用文火转武火的方法熬了一锅清灵丹,药效比以前强了三成呢!他还说,要跟您请教怎么把曲线图用到熬药上。”
萧夭心里一暖——父亲向来保守,以前对现代的东西总是敬而远之,现在却主动想要学习曲线图,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等下午取完泉水,我就去找爹。”她说着起身,走到药圃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古朴的陶瓮,里面装着她前几天采集的浊气样本。她打开瓮盖,用灵力试纸沾了点样本,试纸立刻变成了淡紫色——这是浊气浓度中等的迹象,正好适合用来提取“浊气抗原”。
“师父,您这是要开始提取抗原了吗?”阿竹凑过来看,好奇地问。萧夭点头:“嗯,今天先试试。我准备用母亲留下的‘九蒸鼎’,结合现代的低温萃取技术——先用鼎炉的文火将浊气样本加热到适宜温度,再用灵力控制温度,避免抗原失活。”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了萧逸辰的声音:“夭夭,阿竹,你们在忙吗?”萧夭抬头,只见父亲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篓走了过来,篓子里装着刚采的黄芩、连翘等药材,还有一个小小的木盒。“爹,您这是?”萧夭疑惑地问。
萧逸辰把药篓放在地上,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块黑色的石头:“这是‘控火石’,是你娘以前炼丹用的,能精准控制鼎炉的火候,误差不会超过一度。我昨天听你说要用低温萃取,就想起了它,或许能帮上忙。”
萧夭拿起一块控火石,石头入手温润,表面刻着细密的符文,隐隐透着灵力。她以前在母亲的手稿里见过这种石头的记载,却没想到父亲还留着。“爹,这太贵重了!”她说着就要把石头放回盒里。萧逸辰却按住她的手:“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能帮你做疫苗,比什么都强。你娘要是知道,肯定也愿意。”
萧夭看着父亲的眼睛,里面满是支持和期待,她鼻子一酸,点了点头:“谢谢您,爹。”
当天下午,萧夭、萧逸辰和阿竹一起在炼丹房忙活起来。炼丹房里放着一个巨大的九蒸鼎,鼎身刻着古老的聚灵符文,鼎下是用灵木搭成的灶台。萧逸辰将控火石放在鼎炉的四周,嘴里念着咒语,控火石立刻泛起淡红色的光晕,鼎炉的温度随之升高。萧夭手里拿着一个用符文做的“温度检测仪”——这是她根据现代温度计改良的,能显示鼎炉内的温度,她紧盯着检测仪上的数字,喊道:“爹,温度到三十度了,可以停了!”
萧逸辰立刻停止念咒,控火石的光晕减弱,鼎炉的温度稳定在了三十度。阿竹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个陶壶,里面装着灵脉泉水,随时准备按萧夭的指示添加。“现在把浊气样本倒进去,用灵力搅拌一刻钟。”萧夭说着,将陶瓮里的浊气样本倒进鼎炉,指尖萦绕着淡青色的灵力,伸进鼎炉里搅拌起来。
鼎炉内的浊气样本在灵力的作用下,渐渐变成了淡绿色的液体,散发出淡淡的腥味。萧逸辰站在旁边,仔细观察着液体的变化,突然说道:“夭夭,你看液体的表面,是不是有一层细小的泡沫?这是‘浊气之精’要出来的迹象,跟我以前提炼丹药精华时的景象一样。”
萧夭低头一看,果然,液体表面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她心里一动,想起现代疫苗提取中“离心分离”的步骤,或许可以用灵力模拟离心的效果,将“浊气之精”分离出来。“爹,您说得对!”她说着加大了灵力的输出,指尖的淡青色灵力变成了旋转的漩涡,鼎炉内的液体也随之旋转起来,泡沫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绿色光球。
“就是现在!”萧夭喊道,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个玉瓶,打开瓶口,对准那个绿色光球。在灵力的引导下,光球缓缓飘进玉瓶里,瓶身上的符文立刻亮起,将光球密封起来。萧逸辰和阿竹都看呆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提炼精华的方法,既保留了古法的灵力运用,又融入了他们不懂的“旋转分离”之术,却偏偏效果奇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