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城内火起,守军调度已显紊乱。百五十锐卒突袭之下,袁军节节败退。城楼上周昂巡视时惊觉变故,急呼左右:"速援城门!有敌袭!"
周昂立即率领数百精兵冲下城墙,包围了正在与守军交战的高顺部队。这支奉命突袭城门的百人小队运气不佳 正好撞上周昂在西城防区巡视。此时这一百五十名勇士已失去最初的冲锋锋锐 被敌军重重围困在城门内侧。虽陷入绝境 但每个人眼中都跳动着不屈的战意 他们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就心意已决 纵使千军万马当前也绝不后退半步!"列阵!为了高将军 为了主公 今日即便全军覆没 也要拿下这道城门!死战不退!!"
队长挥舞染血战刀 雷霆般的吼声响彻城关内外 所有战士都跟着他再次向城门发起了冲击!这股悍不畏死的斗志 让周昂内心也不由燃起一丝敬意 但这反而点燃了他内心的杀意 下手更加狠辣!"给我碾碎他们!一个活口都不要留下!!"
烽火邺城(简体中文版)
高顺令士卒洞开城门,在门楼处点燃狼烟。他横刀立于瓮城 ** ,率领亲兵结成圆阵,将点烟士卒护在核心。
城防军士虽越聚越多,却无人敢近前——周昂的首级仍滚在血泊中,而高顺的刀锋正滴着新血。几个校尉终于按捺不住,带着本部人马发起试探。当望见城外直冲霄汉的烽烟时,这些散兵游勇彻底疯狂了。他们深知邺城陷落之时便是自己的死期,可沮授已成阶下囚,周昂又身首异处,这乱哄哄的乌合之众终究难成气候。
高顺率部接连击退七次冲锋。城门洞前的青砖已被血浆浸透,残肢断戟在血洼中载沉载浮。当八次冲阵又被那尊杀神般的身影劈开时,袁军终于崩溃了。
二十里外,张燕的瞳孔里跳动着两簇火焰——城头烽燧与城中粮仓的黑烟同时撕裂了苍苍。"邺城已破!"他挥剑震落满天霞光,"大丈夫封侯拜将,正在今日!"铁骑卷起的烟尘如同黑龙,不到半个时辰便扑至西城。
此刻的城门战场如同炼狱。高顺身旁仅余三十余骑,就连后来增援的 ** 死士也折损殆尽。他左肩的箭伤汩汩渗血,可丈八长矛依旧钉在城门 ** 。
"敌...敌袭!"望楼上的尖叫声突然刺破战云。守军看见地平线上翻涌的铁甲洪流时,最后的斗志瞬间瓦解。
其实无需他多言,城下众人早已察觉大地的震颤。这般动静,通常只有两种可能——或是天灾骤临,或是敌军人马奔袭而至!此刻情形不言自明。那名传令兵话未说完,便慌不择路地冲下城墙往城外逃去。
有人开了头,原本动摇的守军顿时土崩瓦解。主将不知所踪,沮授又被高顺生擒,溃逃之势如决堤洪水,再无人能阻拦。转眼间,袁绍的军队竟已十不存一,遍地都是丢弃的兵甲。
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高顺见此情景,不由放声大笑。片刻之后,张燕已率万余精兵自西城门杀入邺城。守军中有贪生怕死之辈,亦有誓死效忠之士。那些死守西门的将士,不过是为护佑城中亲眷——他们太清楚城破之后等待家小的会是什么下场。
毕竟他们当年攻占别城时,也是这般行事。但此刻他们多虑了。刘苍军纪严明,若有士卒胆敢欺压百姓,必遭主公亲斩。张燕大军入城后,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西门,随即分兵夺取其余城门,同时派兵清扫街道。
虽然攻入邺城,但要完全掌控尚需时日。高顺因负伤需休整,便将后续战事全权交由张燕处置。不过他没忘记命人押送沮授前来。
沿途所见,尽是敌军在城中横冲直撞。沮授面如枯槁,仿佛天地都失了颜色。这座邺城,终究还是易主了!
半日激战过后,张燕终于拿下四门。袁绍残部或降或逃,最终收押的俘虏不足千人。但这无碍大局,四门既破,整个邺城终归落入张燕与高顺掌中。
只是城中尚有袁绍旧臣及其家眷不容小觑。这些人家中豢养的私兵若集结起来,仍有数千之众。虽不能扭转战局,却也够张燕头疼一阵。不过结局已定,无非多耗费些时日罢了。
张燕入主邺城后,立即张贴安民告示。城中的骚动渐次平息,可他自己却恍若梦中。若非高顺奇谋,他这辈子都不敢想居然能端掉袁绍的老巢邺城!
(此时的他不仅付诸行动,更一举攻占了邺城!不过这座城池的易主,实赖高顺统领三百死士在城内殊死搏杀。张燕深知此役首功当归高顺,自然不敢贪天之功。待邺城刚破,张燕即刻命人快马加鞭向刘苍呈送捷报。
溃兵四散奔逃,料想袁绍很快便会得知邺城陷落的消息。这座城池乃袁氏根基所在,届时必会倾尽全力回师夺城。正因如此,邺城军情必须火速呈报刘苍。若袁绍果真不顾一切反扑,刘苍便可趁机截断其后路。
届时前后包抄,纵使袁绍肋生双翅也难逃天罗地网!
【高览许攸来投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