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村长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听着耳熟,原来是汉王亲至!他慌忙要跪,却被刘苍一把扶住。刘苍最见不得老人向自己行礼,连忙让众人都起身。说实在的,他对跪拜之礼颇为反感。
百姓们却是发自肺腑地感激——这几年来生活日渐富足,除了叩首,他们不知还能如何表达这份心意。说来跪拜之俗,本非中原旧制,清代之前哪有这般规矩?
"老丈不必多礼,今日不过是来打猎散心。"
430.刘苍打虎
经刘苍再三安抚,老汉村长总算平静下来,执意要请汉王到家中款待。刘苍婉拒道:"今日叨扰村中已是不该,更不好再登门叨扰。只需两位熟悉山路的向导即可。"
老汉村长立即拍着胸脯应承,转身唤来两个精壮后生。这二人看似寻常,双目却炯炯有神,见到汉王时激动得手足无措。
"阿二、阿三是村里最好的猎户。"老汉殷切叮嘱,"能为汉王引路是天大的福分,定要尽心尽力!"
二人抱拳行礼:"参见汉王殿下。"
刘苍含笑示意免礼,忽想起什么似地问道:"既叫阿二、阿三,想必还有个阿大?"话音未落,两个年轻人神色突然黯淡下来。
三人道出原委,原来他们确有兄长名为阿大,兄弟三人自幼父母双亡,靠乡邻接济长大。
成年后三兄弟各显本领,那时此地尚未被刘苍掌控,匪患横行。某次村庄遭袭,阿大独战群匪,终因寡不敌众殒命。刘苍听罢轻拍二人肩头,未作多言——那些匪寇早在他的铁腕下覆灭,也算雪了旧恨。
秋日入山 ** ,刘苍只带十余亲卫与典韦,外加两名向导,留数百铁骑镇守驻地。
山林保持着原始风貌:数人合抱的参天古树随处可见,苍翠藤蔓纠缠如网。众人随青年向导疾行,直插深山。刘苍嫌外围无趣,定要寻猛兽较量。
"着!"
弓弦震颤,箭贯狍颈。猎物体重砸落枯叶的闷响里,典韦忽朝左前甩出铁戟——暗处山猫应声栽倒。"主公好箭法!你亦不差。"刘苍笑着看阿二奔去拾狍子,忽闻腥风卷地。
"嗷——"
虎啸震林。阿二阿三面色煞白:"大虫!"亲卫们瞬间结阵,寒刃齐指兽影来处。
那吊睛白额虎自林间跃出,金睛獠牙映着血光,爪下腐叶簌簌作响。典韦双戟横握急谏:"主公万不可......"话音未落,刘苍已掰响指骨迎上前去。
典韦心下骇然,他深知主上武艺超群,若当真出手纵使自己也难抗衡。然主上何等尊贵,身为近卫若有半分闪失,便是万死难辞其咎。
"无妨,我的能耐你心中有数。"
刘苍从未与山中大虫交过手,却笃定眼前这头猛虎绝非自己敌手。主命难违,典韦只得退开,却令亲兵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接应。
到底是畜生而非人,对待猛兽再谨慎也不为过。虽然典韦往日也曾猎虎。
刘苍扭动脖颈,指节噼啪作响,迈出护卫圈朝那暴怒的猛虎勾了勾手指。虎啸震山林,腥风扑面而来,那畜生腾空跃起直取刘苍咽喉。
这吊睛白额大虫来势汹汹,利爪如钩,獠牙森白。刘苍不慌不忙扎稳马步,竟单手接住猛虎双爪,暴喝一声将其抡出数丈远。
猛虎晃着脑袋爬起,愈发狂怒扑来。刘苍侧身避过虎扑,铁拳直击腰腹,趁势揪住虎皮使个霸王举鼎之式,重重将猛虎掼在地上。
未等大虫挣扎,刘苍翻身骑上虎背,双腿如铁钳般锁住腰身,左右开弓痛击虎首。拳拳到肉声声闷响,那畜生爪下土石飞溅,却始终挣脱不得。
起初,那猛虎尚能咆哮翻滚,但随着铁拳接连轰击,时间流淌,它嘴角淌出汩汩鲜血,挣扎之势渐弱。
最终,猛虎力竭瘫软,硕大虎头深陷泥土,一丈长的身躯仍微弱起伏,证明尚未断气。
刘苍攥紧右拳,对准虎颅天灵盖猛然砸落,只听"咔嚓"脆响,头骨应声碎裂。虎躯剧烈抽搐后,再无动静。
"主公神威!"典韦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连这等凶兽都敌不过主公双拳。
围观者瞠目结舌。他们早听闻汉王刘苍的传奇——千军辟易、单骑破阵、拳碎城门,却未曾想竟能赤手毙虎。
刘苍喘着粗气活动脖颈,从虎躯跃下。这徒手搏杀着实耗费气力。
"典韦,抬上这畜生,回营。"
原是为 ** 而来,未料遭遇猛虎。如今众人手中猎物已足够,再多反倒浪费。
"得令!"典韦喜形于色。这深山老林指不定还有什么恶兽,纵然主公有万夫不当之勇,终究险地不宜久留。
当队伍扛着猛虎返回村寨时,顿时引发轰动。村民们围着那头需数人合抬的巨虎啧啧称奇,对刘苍的崇敬更添三分。在这野兽时常伤人的年代,能毙虎者自是英雄。
"今日尽兴,留半数是物予乡亲们。"刘苍大手一挥。
"汉王仁德!"欢声响彻云霄。虽近年光景渐好,但白得的野味谁不欢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