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的哭声在狭小的音乐教室里回荡,带着积压多年的委屈与绝望,每一声都像重锤般砸在苏眠心上。钢琴上的“do”键还残留着刚才的余震,琴键边缘的红色丝线微微发亮,像是怨念在警惕地注视着她们,随时可能发起攻击。苏眠知道,现在不是沉浸在情绪里的时候,陈老师的怨念虽有松动,但“回音”的根源还在,若不尽快化解,不仅陈老师无法解脱,林晓和赵阳的“回音”也会永远被困在这里。
她抬起手,轻轻拍了拍陈老师的肩膀。指尖触到的西装布料冰凉,却带着一丝微弱的温度,像是陈老师残留的执念还未完全消散。“陈老师,”苏眠的声音温柔却坚定,“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我知道你有很多话想对林晓和赵阳说,也知道你藏了很多关于‘回音’的真相,只要我们一起找到根源,就能让他们解脱,也能让你真正放下。”
陈老师慢慢止住哭声,她用手背擦了擦眼泪,眼神里的迷茫渐渐褪去,多了一丝坚定。她点了点头,看向钢琴:“‘回音’的根源就在这架钢琴里。当年我看到林晓和赵阳被丝线缠住时,钢琴的琴盖内侧,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像是一个名字,可当时光线太暗,我没看清。后来我想再找,却被丝线困住,再也没能靠近。”
苏眠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钢琴盖内侧——琴盖是合上的,边缘积满了灰尘,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一道深色的印记,确实像是刻痕。她刚想伸手打开琴盖,青铜镜突然发烫,镜面映出琴盖内侧的景象:一道歪扭的刻痕,是两个字“小雅”,刻痕周围还残留着淡淡的红色痕迹,像是用指甲反复刻划留下的血渍。
“小雅?”苏眠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心里泛起疑惑。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之前的档案或线索里,显然是另一个被遗忘的“失踪者”,或许,她才是“回音”的最初源头?
陈老师听到“小雅”两个字,身体突然一僵,眼神里闪过一丝痛苦:“小雅……我记起来了……她是十年前的学生,也是在这间音乐教室失踪的,当时学校对外说她‘转学’了,可我在档案室的旧档案里看到过,她的失踪记录被刻意藏在了最后一页,备注里写着‘音乐教室钢琴旁发现其发夹’……”
原来如此!苏眠瞬间明白,“回音”的怨念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十年前小雅失踪开始,慢慢积累起来的。小雅的怨念附着在钢琴上,模仿她熟悉的声音制造“回音”,引诱后来的学生靠近,林晓和赵阳就是被这样困住的,而陈老师,不过是试图阻止这一切,却不幸成为了下一个“被困者”。
钢琴突然发出一阵杂乱的琴音,“do”“mi”“sol”三个键同时被按下,发出尖锐的“哐当”声,像是怨念在抗议她们接近真相。琴键上的红色丝线突然暴涨,朝着苏眠和陈老师的方向缠来,速度比之前快了数倍,带着阴冷的气息,显然,怨念已经察觉到她们要触碰根源,开始全力反击。
“小心!”陈老师下意识地挡在苏眠身前,灰色西装的袖子被丝线缠住,瞬间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凉。她的身体微微发抖,却没有后退,反而死死抓住丝线,试图阻止它靠近苏眠,“快用你的镜子!只有它能照出真相,化解怨念!”
苏眠的心脏一紧,她知道,普通的金光防御已经不够了,必须用“共情咒术”——只有真正理解小雅的痛苦,才能化解她的怨念,让所有被困的“回音”都得到解脱。她举起青铜镜,将镜面对准自己的食指,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咬破指尖。
尖锐的疼痛感传来,鲜红的血液顺着指尖滴落,“嗒”地落在青铜镜的中央。当血液接触到镜面彼岸花图案的瞬间,青铜镜突然爆发出一阵前所未有的金光——这金光不再是之前的暖光或强光,而是带着包容与理解的柔和光芒,像阳光穿透云层,瞬间笼罩了整个音乐教室,连那些狂暴的红色丝线都在金光中放慢了速度,不再像之前那样锋利。
“以吾之血,引镜之光,照见你的苦,也照见你的愿——”苏眠轻声念出共情咒术的口诀,每一个字都带着真诚的理解,“小雅,我知道你很痛苦,被人遗忘,被学校隐瞒,独自困在这架钢琴里十年,连名字都没人记得。但请相信我,我不是来伤害你的,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故事,想帮你找到解脱的方法。”
金光中,画面再次浮现,这次却是属于小雅的回忆——
十年前的音乐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钢琴上,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生坐在琴前,穿着蓝白校服,手里拿着一支粉色的发夹,正一边弹《小星星》,一边哼着旋律。她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琴盖内侧放着一本日记本,上面写着“今天钢琴老师夸我弹得好,我要一直弹下去”。
可画面突然一转,音乐教室的灯灭了,窗外的天色变得漆黑。小雅害怕地想站起来,却发现钢琴键上伸出无数红色丝线,缠住了她的手腕。她想喊救命,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丝线慢慢将她往钢琴里拉。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她以为是老师来了,拼命挣扎,却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从门口走过,没有停留——那是当时的值班老师,却因为害怕“闹鬼”的传闻,假装没听到里面的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