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之环”。
星图上,这个废弃星系的名字带着一种不祥的死寂感。它位于第七区与“公司”实际控制区的边缘缓冲带,曾经是一个小型矿产星集,在“红蚀”灾难初期就被彻底废弃。星系内布满了密集的小行星带、强烈的电磁风暴区以及大量未爆的能量地雷残骸,是天然的死亡迷宫,也是进行隐秘活动的理想场所。
“破晓”小队专属的战术简报室内,空气凝重得如同铅汞。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代表着目标“公司”运输舰队的三颗猩红光点,正沿着一条极其隐蔽的、穿过小行星带缝隙的航道,缓缓移动。旁边滚动着情报部门拼凑出的零碎信息:舰队由一艘中型运输舰和两艘“毒蜂”级轻型护卫舰组成,航向指向星系深处一个标记为“废弃中继站”的坐标。活动模式分析显示,它们似乎在执行某种定期的、小规模的物资转运或实验样本回收任务。
“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铁星指挥官的全息投影站在星图旁,独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舰队规模小,护航力量相对薄弱,且处于复杂环境,适合闪电突袭。我们的目标是:瘫痪护卫舰,俘获运输舰,获取其数据库和货舱内的所有物资。重点是找到任何关于‘融合实验’或‘终末摇篮’的直接证据。行动必须快、准、狠,在对方发出求援信号前结束战斗。一旦得手,立刻撤离,绝不恋战!”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人——陈诺、苏婉(本体),以及临时补充进来、擅长电子战和舰船操控的技术官莉娜(原科学院精英,自愿加入此次高风险任务)。张工和莉亚的牺牲,让“破晓”小队元气大伤,此次行动的人员捉襟见肘。
“情报显示,运输舰的护盾和装甲侧重于能量抗性,对实体突击和电子入侵防御较弱。‘毒蜂’护卫舰速度快,火力猛,但结构脆弱。我们的优势在于突袭和苏婉的控场能力。”铁星指向星图上一个预设的伏击点——一片被巨大星骸阴影笼罩的碎石区,“这里是理想的伏击位置。莉娜,你需要在我们发动攻击的同时,瘫痪运输舰的通讯和引擎系统。苏婉,你的任务是第一时间限制两艘‘毒蜂’的机动性。陈诺……”
铁星的目光最终落在陈诺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你是这次行动的关键。一旦苏婉控制住局面,你需要强行登陆运输舰,突破内部防御,夺取控制权。你的【能量解析】和……‘那个’的力量,是快速突破内部防御和应对可能存在的特殊实验体的保障。但记住,目标俘获,非摧毁。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过度破坏性的手段。”
“过度破坏性的手段”,指的显然是“源初之契”那不可控的吞噬能力。铁星的叮嘱充满了谨慎,他需要证据,不需要一艘被吸干的废铁,更不希望陈诺在任务中失控。
“明白。”陈诺点了点头,脸色平静。他能感觉到怀中那块石头传来一丝微弱的、带着期待的温热感,仿佛嗅到了猎物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精神高度集中。这次任务不容有失,不仅是为了证据,更是为了验证他这段时间对石头力量的摸索和掌控。
“行动代号‘闪电’。一小时后出发。使用‘暗影’级高速突击艇‘幽灵号’,它搭载了最新的隐形系统和短距跃迁引擎。祝你们好运。”铁星的全息投影消散。
一小时后,经过全面检修和针对性改装的“幽灵号”突击艇,如同真正的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出第七区的隐秘船坞,一头扎进了外部永恒的黑暗之中。艇内空间狭窄,气氛压抑。莉娜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船,利用复杂的小行星带作为掩护,向着预设伏击点迂回前进。苏婉静坐在一旁,闭目凝神,冰蓝色的气息在周身缓缓流转,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陈诺则坐在登陆舱口附近,反复检查着装备,同时将【能量解析】的感知如同蛛网般向外扩散,警惕着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
航行过程漫长而紧张。“尘埃之环”内部的环境极其恶劣,强烈的电磁风暴多次干扰了导航和通讯系统,密集的小行星和隐藏的能量雷区更是让航行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莉娜展现出了精湛的驾驶技术,一次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危险。
终于,在经过数小时的潜行后,“幽灵号”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定伏击点——一片由巨大星舰残骸和无数碎石构成的阴影区。飞船关闭了所有非必要能源输出,与背景的黑暗和混乱能量场完美融为一体。
“目标舰队进入探测范围。预计十分钟后抵达伏击点。”莉娜压低声音报告,战术屏幕上,三个猩红的光点正沿着预定航线稳定接近。
“各单位就位。按计划行动。”陈诺通过内部通讯下达指令,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死寂的等待,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舷窗外,只有碎石偶尔碰撞发出的细微声响,以及远处电磁风暴传来的、如同巨兽喘息般的低沉嗡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