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的再次现身与那番意有所指的警告,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涟漪虽渐渐平息,却在林薇薇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她深知,云雾山中的奇遇,已将她和“百草轩”卷入了一个更深的漩涡。那卷神秘的兽皮残卷,是福是祸,犹未可知;而周全其人,更是成了一个不可控的变数。
然而,现实的经营压力,却不容她沉溺于忧虑。初夏将至,天气渐热,州府百姓对消暑解渴饮品的需求大增。“百草轩”的日常生意愈发繁忙,尤其是那款加入了微量崖壁紫菊提升品质的“清心忘忧饮”和经典的“山楂麦芽茶”,几乎日日售罄。石头和阿木连同老陈头,三人从早忙到晚,仍是应接不暇。林薇薇不得不再次亲自上阵,研磨、调配、包装,常常忙至深夜。
人手短缺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以往小打小闹,尚可维持,如今名声在外,客流稳定,若再因人手不足而影响品质或服务,好不容易建立的口碑恐将毁于一旦。但招募新人,又谈何容易?药膳一行,虽不似医馆要求苛刻,但也需伙计懂得基本药材常识,手脚干净,为人可靠,更要紧的是口风紧,能守得住店铺的秘密。寻常短工,难当此任。
这一日,林薇薇正为此事愁眉不展,徐府秦管事前来结算上月药膳款项。闲谈间,秦管事见店内繁忙景象,便道:“林掌柜生意越发红火,真是可喜可贺。只是观掌柜与几位伙计似有疲态,长久下去,恐非善策。可是在寻可靠人手?”
林薇薇叹道:“秦管事慧眼。正是为此事烦恼。寻常仆役,难谙药性;懂行之人,又未必肯屈就小店。”
秦管事捻须沉吟片刻,道:“若掌柜不弃,老夫倒有一人选可荐。老夫有一远房侄孙,名唤春生,年方十七,家住城郊,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为人老实肯干,手脚麻利。前些年曾在城中一家小药铺做过两年学徒,后来药铺倒闭,便回乡务农了。他略识得几味药材,也懂得些炮制皮毛。若掌柜愿给个机会,老夫可唤他来试试。”
林薇薇闻言,心中一动。秦管事推荐的人,背景相对清晰,且有过药铺经验,正是急需之人。她当下便道:“若得秦管事担保,晚辈自是放心。便请唤春生来店中一见,若彼此合意,晚辈定当妥善安置。”
两日后,秦管事便带着一个皮肤黝黑、身形结实、眼神清澈中带着几分拘谨的少年来到店中。这便是春生。林薇薇简单问了几句药材常识和炮制火候,春生对答虽不流利,却也能说个大概,显见是下过功夫的。林薇薇又让他试着清洗、切割一些普通药材,只见他动作虽略显生涩,却十分认真仔细,力求完美。
林薇薇观其言行,觉得此子确如秦管事所言,是个踏实肯学的苗子,便决定留下试用,言明工钱待遇与石头、阿木相同,并由老陈头先带着熟悉店铺规矩和基础活计。
春生的到来,暂时缓解了人手压力。他吃苦耐劳,学习刻苦,对老陈头极为尊敬,对林薇薇更是言听计从,很快便融入了“百草轩”这个小集体。林薇薇暗中观察数日,见其心性纯良,渐渐放下心来,开始将一些简单的药材预处理工作交予他。
然而,内部的危机刚刚缓解,外部的压力便接踵而至。
悦来居果然没有放过任何打击“百草轩”的机会。市面上开始流传一种说法,称“百草轩”所用的药材,并非如其宣传的那般“道地优质”,尤其是近期热销的茶饮中,似乎添加了某种“来历不明、价格低廉”的替代品,以次充好,蒙骗顾客。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暗示那替代品可能对人体有害。
与此同时,州府几家与悦来居关系密切的小报,也开始刊登一些含沙射影的文章,质疑某些“新兴店铺”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随意配伍药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呼吁官府加强管理云云。
这一波舆论攻势,比之前的诋毁更为阴险,直接针对“百草轩”的立身之本——品质与安全。不少顾客开始带着疑虑的目光审视店内的产品,甚至有人直接询问药材来源。
林薇薇心知,这是悦来居抓住她扩张迅速、原料来源多元化的特点,进行的精准打击。若不能及时、有力地回应,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誉将严重受损。
她迅速采取了反击措施:
公开透明,以正视听: 她并未直接与流言争辩,而是在店内辟出一小块区域,将日常所用的主要药材,如杭白菊、枸杞、山楂、陈皮等,用洁净的玻璃罐盛装展示,旁边附上简单的产地说明和性味功效介绍。同时,她请老陈头坐镇,随时为有兴趣的顾客解答关于药材鉴别的小知识。这种开放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顾客的信任。
借力打力,提升格调: 对于那款因加入了崖壁紫菊而品质提升的“清心忘忧饮”,她不再低调,而是适度宣传其“选用云雾山野生珍稀紫菊,香气沉静,功效卓着”,但强调数量有限,仅供堂饮或熟客预定。物以稀为贵,这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和购买欲,流言不攻自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