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穿”在那位突发肠痈的商人身上初显奇效,虽未竟全功,却为后续医治赢得了宝贵时间,此事在“百草轩”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老陈头捧着那几块貌不惊人的褐色石块,反复端详,啧啧称奇:“掌柜的,此物老汉行医数十载也未曾见过,竟有如此通滞散结之能,真乃造化之奇!”
林薇薇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这意外得来的药材,不仅验证了民间草药中蕴藏着未被典籍记载的智慧,更让她看到了“百草轩”未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挖掘、研究并应用这些独特的地方性药材,形成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远比依赖那些容易被垄断或模仿的常见药材更为稳妥。
然而,喜悦之余,那商人突发急症的阴影也挥之不去。她让石头和阿木多加留意,果然,接下来的几日,店内陆续又有几位顾客提及家人或邻里出现类似腹痛、发热、或小便赤痛等症状,虽不及那商人凶险,却也显露出湿热蕴结、气血不畅的苗头。时值夏秋之交,天气湿热,确是疫病易行之季,但症状如此集中,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林薇薇不敢怠慢,一方面叮嘱伙计们更加注意店内卫生,熬制些普通的清热解毒茶饮免费供应熟客;另一方面,她将研究“石见穿”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她取了一部分石见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炮制:或火煅醋淬,或酒浸晾干,或直接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观察其性状变化。她发现,此物极其坚硬,直接研磨费力且难以吸收,但经醋淬后,质地会变得酥脆,易于粉碎,且其咸涩之味稍减,通利之性似乎更为温和。她将醋淬后的石见穿粉末,与同样具有清热利尿功效的金钱草、海金沙等常见药材配伍,制成一款新的“通淋化石饮”茶包,定位为辅助调理下焦湿热、小便不利等症。
为了验证效果,她先是自己试服了少量,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又免费赠予几位有类似轻微症状的老主顾试用,并严格叮嘱需在医师指导下作为辅助,不可替代药物。数日后,反馈陆续回来,多数人表示饮用后小便确实感觉通畅了些,小腹坠胀感有所缓解。虽是个例,且效果因人而异,但初步证明了石见穿在通利方面的价值。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林薇薇潜心研究新药材之际,外部环境再起波澜。
这一日,一位自称是江南“回春堂”管事的中年人来到店中。与之前“杏林春”的文雅招揽不同,此人态度倨傲,言语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
“林掌柜,”那管事开门见山,递上一份制作精美的拜帖,“敝东家闻听贵店近来研得一味奇药,名为‘石见穿’,于化解体内结滞颇有奇效。敝东家于疑难杂症一道素有钻研,对此药极为感兴趣。特命在下前来,欲以重金求购此药配方及炮制之法。价格嘛,包您满意。”说罢,他报出了一个足以让寻常商贾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
林薇薇心中冷笑,消息传得真快!看来这州府之内,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百草轩”的一举一动。她面上不动声色,婉拒道:“贵东家厚爱,晚辈惶恐。只是那‘石见穿’乃晚辈偶然所得,对其药性尚在摸索之中,所谓‘奇效’不过是误打误撞,实不敢妄称配方,更不敢以此牟取暴利。况且,此物产量极稀,来源不稳,恐难入大家法眼。”
那管事没料到她拒绝得如此干脆,脸色一沉:“林掌柜,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敝东家诚意求购,是看得起你。这石见穿,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否则……”他语带威胁,目光扫过店内,“只怕你这小店,日后难有宁日!”
赤裸裸的强取豪夺!林薇薇心知,这“回春堂”恐怕与之前的“杏林春”乃至周全背后的势力都脱不了干系,只是换了一副更加强硬的嘴脸。她强压怒火,语气转冷:“这位管事,此地是州府,自有王法纲纪。‘百草轩’诚信经营,产品明码标价,配方乃立店之本,绝无出售之理。阁下若欲购买成品茶饮糕点,小店欢迎;若为别事,恕不接待!”
见她态度强硬,且搬出“王法”,那管事一时语塞,狠狠瞪了她一眼,撂下一句“你会后悔的!”便带着随从怒气冲冲地走了。
对方虽暂时退去,但林薇薇心知,此事绝难善了。对方既然直接找上门来索要配方,说明他们已经盯上了石见穿的价值,绝不会轻易放弃。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卑劣的手段。
果然,数日后,麻烦接踵而至。先是州府药行会派人前来“例行检查”,虽未查出什么问题,却吹毛求疵,百般刁难,明显是受人指使;接着,市面上开始流传谣言,称“百草轩”的新药茶使用“来历不明的毒石”,服用后会“损伤肝肾”,说得有鼻子有眼。
这些手段虽然令人心烦,却并未对“百草轩”造成实质性伤害。林薇薇凭借之前积累的声誉和严府等关系,勉强顶住了压力。但她也意识到,必须尽快让石见穿的研究取得更确凿、更公开的成果,才能彻底粉碎谣言,让觊觎者无话可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